兩個人散了,是因為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以為會挽留。?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初中的時候,特別盼望18歲,以為18歲了,成年了,就能事事隨心,不受束縛。
真過了18歲生日之后才發現,成不成年都是騙人的,還是要每天被敲打著讀書、做題、考試。于是,又盼望著高考,以為高考結束了,就全身心解放了,想做什么都沒人干涉......
2010年6月9日,07級高中生高考結束。之后幾天,陰雨綿綿,有人撕書,有人旅行,有人徹夜泡網吧,我則滿心歡喜地想著,這個暑假我和他終于能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正大光明地約會、看電影、喝下午茶。
他撐著一把傘,慢悠悠地走過來,告訴我,他要和爸媽去另一個城市一段時間,立即出發,也許整個暑假都不回來,因為家里很重要的人生病了。
那一瞬間,失望、生氣,怪他不遵守承諾,明明說好了高考結束后要一起過暑假,卻這么容易變卦。但有什么辦法,即使高考結束了,我們還都是孩子,爸媽怎么安排,我們就得怎么執行。
那一瞬間意識到,“高考結束就自由了”這句話,仍然是騙人的。
也許是堵氣,高考成績公布前那么長的時間,我都沒有聯系他。也許他在另一個城市過得很開心,忘記了我還在生氣,在那段時間里,他也沒聯系我。
緊接著,高考成績出來了,我的分數直接導致了我倆第一次分手。
-2-
文科一本線多10分的高考成績,使我們全家手足無措。爸媽特別焦慮,為填志愿的事情東奔西走,操碎了心,這個分數根本夠不上重點大學,還浪費了雙門A+。我特別特別難過,每天晚上躲在被子里哭,覺得天塌下來了,什么夢想都沒辦法實現了。更糟糕的是還聽到不少風言風語,鄰里鄉親們把我考的不好直接歸因于早戀,把我作為最擲地有聲的反面教材,拿來教育自家的小孩。
爸媽并沒有明著罵我,但那段時間家里的低壓氛圍卻一直壓制著我。稍惹爸媽生氣或稍聊到未來發展的事情,爸媽便會含沙射影地提及我的早戀,意思是如果我沒有早戀,必然不會有現在的結果;抑或是這么多家的小孩,為什么只有我一個人高調的早戀。
那時候的心臟是特別脆弱和敏感的,除了哭就是發呆,非常非常受傷。從初中開始,六年的生活里,除了讀書考試考大學,就是自以為很確幸的小愛戀。現在大學沒考好,天已經塌了下來,而六年的感情卻成了別人茶余飯后的笑話,成了爸媽羞于提及的丑事,最讓自己心痛的是,我和他居然從高考結束那天開始,就一直處在一種可笑的冷戰中......
憋著,一直憋著,一直沒有找他訴苦,也沒有去關心他的高考成績。熬過了填志愿,拿到了錄取通知書,一切塵埃落定。流掉的眼淚大概也被風吹干了,受傷的心臟大概也恢復了些許,我想了很多很多,想得心特別累。某一天忽然萌生了一個很堅定的想法:我要分手,我不想再那么累了,大學新的開始,我想專心讀書。
于是,我提出了分手。
他在2010年6月25日凌晨1點25分,破天荒地給我發了一封足足637字的郵件(他這個人一向沉默寡言不喜歡說很多話),表示他明白我很要強,因為考得不好很痛苦,但是束縛我的那些東西是他所不能理解的,尤其是大學不能談戀愛是因為要好好學習這個理由,很可笑。
但無論如何,當年那個十分矯情十分愛作的我還是堅持分手了,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心累,一方面是我覺得他喜歡打游戲比喜歡我多。他沒有再來打擾我,就這么安靜地放手了。
大學開學之前,初中同學搞了個小型聚會,他從那個城市回來了。初中同學們聽說我倆分了,起哄讓我倆喝了杯分手酒,我倆故作大方,說分手了還是朋友。記得有一個同學偷偷提醒我,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我那時并沒有聽進去,后來才領悟到,分手后還是朋友這種話,都是自欺欺人。因為分手后還保持聯系的,必定是心存幻想的。
我們就屬于這種情況。
-3-
2010年9月,各自開學。接觸各種新的人事物,社團招新,迎新晚會,英語外教,外國朋友,嶄新的生活讓自己忘記了一開始對自己所在大學的抵觸之情,很快就融入了新生活。
我倆是一直有聯系的,具體怎么聯系的已經不太記得了。翻看先前由于被盜而不再使用的QQ郵箱,找到了些蛛絲馬跡:一封給他的郵件里附件了我迎新晚會跳舞的照片;一封郵件里和告訴他我新交了一個德國朋友,發給他看我們的合照。從郵件往來,大概能推理得出我倆通過QQ和短信的交流不能少,這也解釋了為什么2010年12月24日那個平安夜,他一個人跑來南京和我見面這件事,在當時居然那么順理成章。
恩,那天他和我打電話,說他在去往南京的和諧號動車上,讓我幾點幾點到哪里去接他。我那時還在團委辦公室值班,居然沒有覺得他這句話有什么突兀,一口就答應了,心里居然還十分激動,也許就差回寢室對鏡貼花黃了......
現在想想,那時那刻的我倆,一個臉皮十分厚,一個十分不矜持,明明分著手,卻那么大方地糾纏不清,不復合的話,天理難容。
好吧,于是我倆就從那個平安夜開始,華麗麗地又在一起了。從那時開始,我6個月的單身生涯宣告結束。
爸媽后來聽說我們又在一起了,下巴默默掉了一地。我媽到現在都追問我,那會兒說好了分手的,怎么又不聽話在一起了?再后來,我爸媽也沒有過多干預我的感情生活,也許他們斷定有一天我想明白了又會自己分掉,我媽但凡關心起這件事時就問一句:還在一起嗎?我回答:恩。她就不再問了。我爸一直覺得我幼稚,并幻想我“心智成熟”之后,能和某個高富帥“擦出愛情的火花”......
至于常同學的爸媽,據他高中所說,有一天她媽告訴他,她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到兒子和校長女兒在談戀愛。常同學后背一寒,打了個冷顫,沒Hold得住老媽好奇又略帶拷問的眼神,自己給招認了。自那以后,常媽媽對他的感情生活也知之一二,但也并沒有過多干預,只給他兩點忠告:一不可以學壞,二要對女生負責。
我倆自2010年平安夜死灰復燃之后,進入了傳說中的熱戀期。晚上煲電話粥能煲三四個小時(后來大二有了電腦,每晚視頻幾小時),寢室都斷電了還依依不舍不愿掛電話,換了現在的我都不知道有啥好聊的,每天聊那么久。
每天手機都不關機,因為早晨他必會打電話喊我起床,然后躲在被子里瞇著眼睛拖著慵懶的聲音互相撒個嬌。后來研究生的時候,舍友戀愛了,也每天互相電話喊起床,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已經離熱戀期那么久遠了,并悲哀地感嘆“老夫老妻”是可以每天只微信問句:吃了嗎,這么簡單。
2011年至2014年,我們一個在常州一個在南京,45分鐘高鐵距離,一個月他來南京,一個月我去常州,就這么來來往往了三年多。
-4-
但這三年多中間又穿插了一次風馳電掣般的分手,上演了一出“想太多的顧同學間歇性作癌發作,令想太少的常同學被分手”的戲碼。雖然常同學后來略施小計又把我追了回去,但據他申訴,那是他受傷最深的一次被分手。
事情發生在2011年8月底,大二暑假的尾巴上,我爸爸校長大人在我價值觀尚未完全成形、意識形態尚且薄弱的時期,乘虛而入,與我徹夜長談,圍繞“二十歲的人生規劃”這一深刻的主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灌輸社會成功學理論,企圖規勸我分手,然后靜下心來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
政治老師的可怕之處就在于他十分懂得如何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我成功地被洗腦,順著他的思路和價值觀給我們倆的未來構建了一幅特別糟糕的畫面,然后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失望,在幾天之后,文采斐然地寫了一封2600字的郵件,沒頭沒腦地點了發送鍵。
那倒不是一封分手信,但造成的危害比分手信還嚴重。一天、兩天、三天,一直沒有等到他的回復,第四天,看到他發了一條QQ狀態,《溫柔》的歌詞:“不知道,不明了,不想要為什么。”
我把《溫柔》聽了幾十遍,以為他想和我說,不要再打擾我了,要給我自由。我那晚哭掉了幾缸眼淚,心想為什么他連爭取一下的意思都沒有,為什么永遠那么隨隨便便的狀態,他不表達,我怎么知道我要怎么辦。
第二天,我找到他,說,既然你要放手,那就分手吧。他沉默了好久,回給我一句話:我發那句歌詞是想表達下一句的意思,我的心明明是想靠近,卻孤單到黎明,我想把最好的愛都給你。可是你隨隨便便就想到分手,你對我們的感情又有多重視?
于是我徹徹底底奔潰了,已經忘了是怎么撐到開學的,只記得這件事情只告訴了老吳一個人,沒有和任何人提分手的事情,連爸媽都沒提。
但再心痛再難過,時間還是過去了,很快大二下學期開學了。已經不太記得清那段時間彼此是什么狀態了,貌似室友們有覺察到我倆的異常,因為我不打電話了。有人問我是不是鬧矛盾了,我就把話題繞過去。
不記得過了幾周,忽然有一天常同學主動找我,問我要不要借電信的上網賬號。我也不知道他怎么知道我們寢室不好上網的,反正那段時間真的很難上網。然后我稍微思想斗爭了一下,最后還是拋棄了分手后要快刀斬亂麻的經驗教訓,居然真的借了他的賬號。
這賬號一借,又開始糾纏不清了。
似乎沒過多久,我們又聊到一起了,彼此一笑泯恩仇,很長時間誰也沒再提暑假那封郵件的事情。由于這次的“分手”并沒有讓閨蜜以外的任何人知道,復合起來格外容易,反正我和他之間已經是互相不要面子了,頂多通知一下閨蜜我又無恥地復合了。閨蜜就是閨蜜,淡淡“哦”了一聲,都懶得給我翻白眼了??.....
從那以后,一直到現在,7年過去了,不管有多少拌嘴、誤會或爭吵,我再沒有一次想到要分開,我們再沒有鬧過分手。
-5-
這幾天在簡書看到一篇文章,題為《被遷就的同時,也給男生點安全感吧》,一語道破雙方感情的秘訣,是很多很多戀愛中、或者婚姻中的女性應該修煉的。大三的時候,我和好友郭二狗子講述我們之間這么多年的故事時,她感動地要哭了。她說,你能遇到一個把你保護地這么好的男朋友,真的很幸運。
年少無知的時候,我一次又一次地任性,他都默默承受了,沒有歇斯底里,沒有胡亂糾纏,慢慢等我平靜,然后主動把我追回去。收到我郵件那一次,他在家生了一場病,每天躺在床上發呆,不想吃飯也不想喝水。我后來才知道那段時間他有多么受傷,但傷害已經造成了,說再多對不起也無濟于事。
那次折騰之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一次次的傷害,好東西磨久了,總有一天會壞掉,再怎么修也修不回原樣。如果我再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鬧分手,那也許某一次,他就真的累了,再也不會想把我追回去了。
就像《前任3》說得那樣:“你以為我不會走,我以為你會挽留,最后說散就散。”
幸好,我及時成長了。
前段日子一起去看《前任3》,看到最后林佳狂吞芒果自殘、孟云伴至尊寶瘋喊“林佳我愛你”的時候,我發現常同學在抹眼淚。(他看影視劇從來不哭的,一般是都是我哭然后他看笑話一樣嘲笑我傻B。)他說好好的一對CP,就因為一點記都記不起來的小事,鬧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實在太可惜。然后搖了搖頭說:男人真苦,然后投訴說我這么沒心沒肺,把這電影純當喜劇來看,就是因為經歷太少。
我哭笑不得,但他說的很對。他真的把我保護地很好,就算是吵架,他也會思考用辭 ,不會沖動地說一句傷害我的話。爸爸媽媽一直問我這個男生到底為什么讓我喜歡了這么多年還喜歡著,我三言兩語真的很難和他們解釋清楚。但這篇文章描述的所有,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能遇到一個把你像小孩一樣保護的男人,不是每個女人都有的福氣。
寫這篇文的時候,翻閱了很多“史料”。2010年的郵件,2011年的QQ空間說說,還有高中到大學的日記本。邊看邊和常同學交流,說我那時候真的是矯情啊,說的話做的事都太可笑,但你怎么能那么幼稚,那么貪玩,有時候一連兩三天打游戲不理我,害得我一點安全感沒有。他說:那會兒大家都還是孩子嘛。
恩~~大家那時候都還是孩子,我們從心智不成熟的時候就在一起,經歷了很多事情,一起慢慢成長。
看到當年那個不愛表達、玩心重、思想幼稚的高中生,成長為現在身邊這個有責任心、會修淋浴頭、會修馬桶、會買菜切菜配菜、會思考未來很多事情,但依然遷就我、保護我,還會撒嬌的大男孩;看到那個矯情、折騰、說話沖動、沒有主見、人云亦云的自己,成長為現在價值觀成熟、內心堅定、善于捕捉幸福感、在他面前仍像孩子一樣愛撒嬌的模樣,我們都很幸運,也很幸福。
昨天去看電影,發現《前任3》仍在上映,票房已突破18億。有人說:重點不在于電影本身有多動人,而是它激發出了無數觀眾的前任情懷。說到底,還是有前任的人太多了,當90后忙著出家,00后卻在電影院里深情緬懷自己的前任。
我和常同學,但凡哪一環節稍有偏差,都可能成了彼此的前任,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雙方都契合的感情來之不易,愿每一對情侶每一對夫妻,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