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天沒來簡書了,因為在忙著一件很重要的事。沒錯,如標題所言,過去兩個多月我在備考MBA。昨天晚上沒忍住還是對了下老師給出的參考答案,很不好,不管怎么說還是想寫文記錄下這段歷程。
初識MBA
我對MBA的了解還要追溯到去年11月份,當時在網上找了一份家教,認識了家教的學生Elaine,她在備考交大MBA,讓我幫忙補英語。我們都是晚上在線上課,Elaine基礎不太好,她說很羨慕我英語那么好,還一直勸我可以考慮出國讀書,或者是讀MBA,她說成績好是可以拿獎學金的。
于是,那個時候MBA就在我心中埋下了種子,她給我講了很多有關MBA的事情,我自己又在網上搜了很多,還關注了她報的MBA培訓班的公眾號,看到里面經常推出文章誰誰誰又考上交大安泰,交大高金,復旦,同濟之類的,怎么可能不心動。
參加預復試
時間很快,到了今年的9月底,我還在徘徊到底要不要考MBA,因為要考的話再不準備就晚了。那個時候剛好考完PMP閑下來,想著1月前應該沒什么事情忙,所以就下定決心開始準備MBA.
因為本身是外語院校,所以一直在關注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非全日制無國界管理專業,覺得這個在適合我不過了。9月的最后一天,網申了10月15號的預復試。(現在的MBA都有面試和筆試兩輪,只有都通過了才可以)。
記得去上外那天是個周日,下了小雨,穿著正裝,真的很冷,第二輪小組面試按姓氏排順序,很無奈被排在最后一個。所以從上外出來的時候已經6點多,然后轉了好多趟地鐵很晚才到家。那天面試下來,自我感覺還可以,一周后出成績——優秀,接下來就等著網上報名,安心備考了,只要通過筆試就可以上學。
上外or華理
10月過的有點糾結,原本是鐵了心報上外無國界綜合管理那個專業的,當查到預復試通過后我就在網上報名了,今年報名時間截止10月31號0點。
就在10月的最后幾天,我在關注的MBA培訓班公眾號上看到它們將于10月28號組織公益???。于是報名參加了,那天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坐在前排的飛翔同學。大概了解我的情況后,他強烈建議我報華東理工大學。因為華理今年出臺獎學金政策,230分以上學費全免。我才發現,原來因為自己心中只想著上外(此處并沒有貶低上外的意思),忽略了其他學校,他說今年復旦同濟面試都很簡單,其實我都可以去試試的。
那天下午考完試和飛翔同學聊了很久,他很現實,覺得我太天真了,把事情都想的太簡單了。不得不說,他年長幾歲,對事情的看法,考慮的角度真的讓我學到很多。聊天中,他問了我好多問題,真的想好讀MBA了嗎,未來的兩年半要抽出周末時間去上課,20多萬的學費打算怎么辦,上外的獎學金那么少,真打算靠貸款嗎,貸款還是要自己還的,而且現在的這個年紀還沒有男朋友,如果貸款讀書必定會對以后有些影響的……
那天回來,我想了很多,咨詢了培訓班的老師。當時還是擔心,覺得報華理有風險。因為華理只能報11月11號那一批的預復試了,如果不能保證面試得到優秀,即使考到230也拿不到獎學金。況且,230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最后沒有拿到獎學金再想去上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上外不接受調劑。
報名截止的那幾天,真的很糾結,我比較了上外和華理,詢問朋友。倒數第二天,還專門給華理商學院打電話。電話里老師很耐心的給我解答,我發現我對華理越來越有興趣了,于是趕在最后一天早上把網報改成華理了,我選了華理最貴的專業,非全職制中法國際班,學費25.8W。
報MBA培訓班
10月31號那天做了很多決定,改了志愿報了華理,給帶了一年家教的初中小妹妹媽媽打電話辭了家教。還花了5k+報名MBA培訓班,報培訓班也是之前就在考慮的,但一直舍不得這些錢。雖然說我基礎不錯,但是邏輯那些我完全不行,剛巧之前有去試聽了一次這個培訓班的邏輯課,發現老師講的很好。想著既然沖刺獎學金,只自己埋頭苦學想考高分很難的,畢竟也有很多技巧性的東西沒人指點還是不行的。于是,從11月4號那個周末開始,周末兩天都去市區上課,有時晚上還有課。培訓班的老師講的很好,他們也很負責,還組織了三次模擬考。
難熬的沖刺備考
之后就是安心備考,雙十一那天參加去華理參加預復試,大概一周后查到順利通過。
MBA一共要考2門,綜合和英語。其中,綜合包括語文65分,數學75分,邏輯60分;英語總分100分。
備考時也查看了前輩學長學姐的備考指南,看哪些教材,如何合理安排復習時間等。
11月5號第一次模擬考,11月9號查到成績,雖然過線了可是離目標差太多,英語也沒有期望的那么好。所以接下來真的發力了,給自己定了目標,貼在家里的墻上,每天抬頭就可以看到。
從倒數45天那天開始,每天大概只睡5個小時。早上基本都是6點左右起床,鬧鈴一響飛快爬起來。因為習慣了每天帶飯,于是先趕快把菜切好放鍋里炒著,這邊忙好那邊又開始洗漱,等差不多收拾好飯也差不多好了。每周去買一次菜,會把一周的菜買來放冰箱存著。每天基本都是7點左右到公司,別人9點到的時候,自己已經看了兩個小時的書了。
中午大家吃午飯的時候還會抽出一個小時看書,晚上會去鍛煉,但是縮短了鍛煉時間。鍛煉回來迅速吃點東西在公司接著看書,每天都是10點多回家。因為家里很冷,租的小屋隔音效果不好,隔壁房間有人說話看電視上網都可以聽到,我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看書。即使是周末上課,晚上沒課的話,一般也是去公司看書。
越到最后,越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最后一周每天都是7點準時出現在位子上,晚上都11點才從公司離開,到家一般已經11點半。每天洗漱好,12點左右開著小臺燈繼續看書到深夜。有時也會覺得很苦很累,可是內心卻覺得很充實,因為覺得在為自己的理想為目標而奮斗。
從小到大一直是別人眼中的好學生,所謂的學霸類型的,可是畢竟是文科生,數學邏輯這兩門對我來說太難了,尤其是數學的排列組合和概率最讓我頭疼,高中學的數學也基本都還給老師了。我把數學老師的課反復的聽了好多遍,很多題目當時覺得聽懂了,可是變一下又不會做了。邏輯一開始只有20多分,做完一套題完全懵的狀態,因為沒有幾題是自己有把握的。備考真的是很磨人的,有時明明覺得自己看了很多,可是題就是做不好,總是錯的讓人懷疑人生,但就是這樣傻傻的堅持著。
大部分女生喜歡逛街買衣服,而我都不記得上一次逛街是什么時候了,也不記得上一次周末休息是什么時候了。因為周一到周五要上班,周末要上課,其他時間不論早晚都在公司看書。朋友圈動不再發動態了,也很少點贊了,也不怎么喜歡和人聊天了。有小伙伴找我聊天,聊了幾句就不想聊了,因為想要看書。唯獨常聊的幾個朋友還是培訓班的同學,相互請教問問題。
坦白說,備考這段時間,內心很煎熬。有時白天上了一天的課,晚上回去的地鐵上公交上都要睡著了。偶爾回家的路上會買一塊克里斯汀的小蛋糕犒勞一下自己,每周去買菜的時候也是葷素搭配,希望自己不要太過辛勞。做出讀書這個決定完全是自己的想法,沒有和家里人說,每次打電話回去他們會問又在忙什么,也都是隨便應付幾句。很久不聯系的朋友找我聊天,問我忙什么,在沒有結果前我也不愿意說。一方面是因為一直習慣低調,另一方面是想要安心備考,或者說萬一結果不如人愿少幾個人知道比較好。我有個小癖好,會發一些私密的朋友圈,給自己加油打氣。
環顧培訓班的同學,幾乎沒有像我這樣畢業三年就去考的。他們大都成家了,工作經歷也很豐富。和他們聊天,他們說我現在這個年紀正是讀書的好時候,讓我一定要珍惜。這一次因為目標堅定,我沒有過多的social,全班那么多人基本上熟悉的也就只有左右倆同桌Sam大哥和安同學,我們經常一起吃飯聊天。做題受打擊的時候,還會相互鼓勵下,感覺是志同道合的戰友一樣。
Sam大哥家在昆山,從3月份就報名上基礎班了,每次要從花橋坐那么遠的地鐵過來,很佩服能堅持到現在。安同學給我的第一印象有點紈绔子弟,但接觸下來覺得人也挺上進的,他概率題特好,我總是請教他。
12月23日上戰場
因為換地方睡不好覺,所以沒有提前訂旅館。昨天早上5點半的鬧鐘,起床收拾好6點鐘天還是漆黑一片,我已經在趕往考場的路上了。
本來以為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可是考試真的要看各方面因素。很悲催,我一上來就把條形碼給貼錯了,有點亂了陣腳,監考老師留丟給我一句話這個要你自己負責……而且昨天上午的綜合真的有難度,數學做的太慢了,邏輯字太多,閱讀量很大,還有兩篇語文作業,3個小時根本做不完??傊?,上午考完,內心已經很絕望了,想著下午英語可以掰回一把??墒?,怎么說呢,今年的英語題 以我來看,出的也不太好。雖然閱讀篇章簡單,生詞少,可是題目真心不咋地。要么是太簡單的,考詞義或者文章讀完答案就出來了,要么就是在那瞎繞沒個重點。畢竟我也是英語專業,過了專八高口,考了筆譯口譯的,各種英語卷子還是見識過的,即使自己水平不高出卷質量還是可以判斷個大概的。昨天看了網上瘋傳的幾個版本的答案,果不其然有很多不同版本的。
昨天考完想找人吃飯卻找不到,Sam大哥因為家是昆山,雖然也是報的華理,可是只能報蘇州考點。安同學報的是海事大學,在浦東那邊。好想找朋友說話,但是想想她們應該不會理解我的心境吧,于是一個人去莘莊溜達了下就回家了。
家教學生Elaine去年僅以一分之差未被錄取,今年二戰,她說不管結果如何終于出關了。飛翔同學本身底子好,也說沒考好,估計明年再來?;刍弁瑢W(上外復試時認識的)也說今年沒希望了,可能明年再來。Sam大哥說高分沒戲,估計就過線吧。安同學說看了答案,可以考慮明年再來了。除了英語,其他的我實在是沒勇氣對答案,本來想著過幾天再說,可是看到群里炸開看鍋,還是沒忍住大概看了下,過線應該是沒問題,可是應該是與獎學金無緣了,或許明年二戰吧,誰知道呢。昨天晚上和各位備考的小伙伴聊天,很累眼皮都快抬不起了,都沒有洗漱就睡了,因為真的太累了,多少個日子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了。可是明明困卻又睡不著,好感慨又一場戰役就這樣結束了。
我也不知道讀了MBA會給我帶來怎樣的變化,記得有一個聽上外吳老師的一句話,當你不知道干什么的時候就去讀書吧。在這個時代,任何時候讀書都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昨天中午在華理食堂吃飯的時候,我選了一個靠窗有陽光的位子,后來一位看著比我年長幾歲的姐姐也坐過來,我們就聊了會。聊天中,得知姐姐之前自考華理成人教育,現在工作了還是想要學習,于是又來報名考試。姐姐說要是她在我這個年紀就又意識選擇讀書該多好啊,聽了還是蠻感慨的。
回首2017
忙碌而充實,有遺憾,有進步。終于下定決心放棄某些不值得的人,參加了各種活動,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學會花錢,在各方面投資自己,學習化妝,學習穿衣打扮。
1,從年初一個人戰戰兢兢開車,到現在一個人完全沒問題上高速。周末上課經常都是開車過去,Evcard累計出行100+次。
2,學了彩鉛畫,小時候很喜歡畫畫但放下畫筆很久了,以為很難,其實真正動筆發現很有意思。
3,買了新的泳衣,把去年沒學會的蛙泳又溫習了一下。
4,堅持瑜伽一年,從最開始的瑜伽小白到現在的小伽人一枚,每周上課幾乎沒有斷過。
5,健身,主要是跑步。得益于公司的健身房,每天下班后可以去鍛煉,周末也會去附近的交大晨跑。
6,讀了30+本書,有理財,有文學等方面的,收獲很多。
7,考了三個證書:英語筆譯和口譯,還有PMP。
8,準備MBA考試
明年又會有新的計劃,希望有所突破。
接下來給自己放松下,元旦去泰國旅游,今下午去銀行換泰銖,希望在旅行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2017,依舊沒有遇到那個對的人,希望2018可以找到那個讓自己依靠的臂膀。
今天晚上培訓班老師同學聚餐,之前上課的時候都在忙著學習,希望今天大家可以好好交流下。
附上一些照片,紀念青春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