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時光倒流到2016年1月,白天在一家單位實習,中午有時會騎車回學校交論文材料,晚上會在寢室修改論文,時間排得滿滿當當,我卻體會到了充足,這種充足與我在操場上盡力奔跑,耳邊只有音樂相似。不知是什么時候起,我發現自己坐的公交越來越久,我按著地圖要走的路越來越多,手邊亦舒的小說怎么看都讓我反復想起那塊長滿青苔的石頭。終于在某一個夜幕降臨的夜晚,我依舊還在寧波最東部的港口邊,看著大卡車裝著集裝箱來來往往,我背過身向前走去,感覺自己離海越來越遠。那天,我攔下了一名裝貨大哥的車,他載我到了有人的地方。一月底辭了職,決定考公,這條路曾經因為不了解而盲目排斥,而在2016年的1月份,我自己主動走上了這條路。
? ? 2016年2月18日至2016年4月3日,獨自在寢室復習,清晨和夜晚,陽光和月光,它們照著我的跑道一圈又一圈,我尤其喜歡自己以站定的姿勢抬頭看著國旗與紅色太陽一同升起,好似一天最開始的希望。看書做題,做試卷聽課,對于學習這件事我有著天然的遲鈍,自我感覺出一直未曾進步,但是明明我已經在踏步了。有小伙伴與我一起在周末計時做卷子,我將每一次的成績做成Excel表格自我比較,每一個模塊,每一塊正確率。如今想來,我從來沒有按時總結,我以這樣的狀態去參加了人生的第一次省考,那天正好是“世界閱讀日”。成績出來后,第十三名,很大眾的分數。于是我回家找了一份工作,繼續備考。
? ? ? 7月20日開始每晚聽網課,我的一周過得很單調,單休的工作,唯一的周末早上模考,下午分析,聽錯過的課程。一直持續到十月份,期間考了統計證,以幾分之差未通過。十月份,我做了另一個決定,放棄國考,準備本地的事業單位。“放棄”這樣的選擇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些艱難,我曾經以為,放棄是一個貶義詞,是無可奈何,而現在對于這個詞有新的理解,懂得放棄的人對自我更加了解,這也是一種理性,理性看待自己和外在。11月份的事業單位,我失敗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各個情況。國考一起的好朋友通過了筆試,我的心里更加難受,明明知道自己沒有好好準備,卻依舊無法說服自己開看一些,重新上路吧。
? ? ?在2017年1月底,我再次辭職備考。這次比去年有更詳細的計劃,每日打卡,微博的圈子里,千萬的同路人一起分享學習經驗,互相鼓勵,通過種樹抵抗自己的手機控。這些日子我深深感覺到了自己的心慢慢沉了下來,每日的晨讀多了解一些國家政策,穩步向前走的步調讓人心情舒暢,步伐充滿力量。請一定要沉下來,就像一個老師說的,“沉潛是為了更好的飛躍。”
? ? ? 2017年于我而言,第一次接觸了面試,雖不是正式的體制招聘,我通過這兩次看似差一點點的面試,看見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朋友在這兩次的面試中分別都有了自己落腳的地方,而我還在尋找。第一次講話的聲音在抖,第二次的答題內容不全語速太快,難道說我不在成長嗎?至少我已開始反省自己。反省是一項很棒的技能,不管當下你做了什么決定,說了什么話,在往后的某一個日子里,回過頭去看自己,剖析當下的自己,更加客觀理性地看待這件事,你會發現新的東西。嗯,有意思的東西。比如說我通過反省曾經工作的某一個場景,我看見了三個人的立場,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反省“成功”。
? ? ? 前幾天,我知道了我人生的第二次省考成績,第八名,與面試的距離差了兩名。這幾天看上去沒事,其實心里一直起起伏伏,母親希望我放棄走這條路,她認為我總是差那么幾名,看著我太累。我從剛開始的果斷拒絕,到今天開始反思。因為我沒有讓她放心,我讓她擔心了,所以她不愿意我再這樣。再看我的整個復習階段,我幾乎沒有娛樂時間,沒有及時調整自己,我固執地認為:既然選擇了,就要用全部的時間。這是錯誤的,我應該有除了備考以外的其他的生活,我的生活不應該全部一樣。前段時間,在輸出力的課程里,我聽到一位輸出者分享,她說:“你不需要去靠節省時間去塑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去塑造想要的生活時間就節約下來了。”這句話完全顛覆了我對于“想要”的先后順序,因為忙碌丟下“想要”,那么將一直丟下,現在就拿起來,那么就已經上路。
? ? ? 在最后,我想送一句話給自己,還有正在路上的你:完成比完美重要,成長比成功重要。嗯,那么久了,我終于找到一個出口,而不是一句安慰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