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創業嗎?那么一定要看哦~
你還在瘋狂刷屏?一天狂刷30條朋友圈卻還是帶不來哪怕一個訂單!
為什么有的人一天只發5條朋友圈,每月銷售額能100000??
發朋友圈就僅僅是為了賣出你的東西嗎?
你還在把淘寶京東賣貨的模式直接照搬到朋友圈嗎?
所謂微商,就是利用微信這個入口,朋友圈這個展示平臺,通過塑造自己的個人形象,來完成銷售的一個群體。
我相信你朋友圈還是會有很多微商你很討厭,會選擇屏蔽或者刪掉;
我更加相信你朋友圈至少有一個不那么討人厭的微商,甚至你每天都會想點開他的朋友圈看他發了什么,你也愿意找他買東西,一點也不討厭他,甚至還很喜歡他,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微商每個人都不討厭,有那么一瞬間,你都想和他學習一下,是如何做到的。
如何發朋友圈才能不招人討厭,做一個有水平的微商,大大方方的把東西賣出去呢?
我們先來看一些案例,看看做的好的人和做的不好的人的朋友圈到底差的在哪。
這里舉一個例子當正面。
再找一個反面例子。
一個是代購的朋友,一個是賣吃的。
(方便后面舉例,代購簡稱A,另外一個簡稱B)我相信大家的朋友圈應該也有這兩種人。
看出什么差別了嗎?
如果是你,你會找誰買東西?換一個說法,你會屏蔽哪一個人?
先說A。這個代購是賣包的,由于她每天發的朋友圈太多(截圖時間為上午11點,已經發了6條,平均每天在20條左右),我把他屏蔽了。
我朋友也加了他,我發現她也屏蔽了A,我問她為什么要屏蔽她,她說現在不需要買包包。
但是 ,她的朋友圈還有好幾個賣包的,她并沒有屏蔽所有的賣包的,其實并不是她不想買包包,只不過是A的朋友圈太單調,每天發的又多,并沒有看的欲望罷了。
再來看B。就說一個我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吧。B是一個長久存在我朋友圈的一個微商,我加了他有三年了,買過幾次東西。最近的一次就是昨天。
中秋節快到了,想著給長輩們買點禮物,但是并沒有想好買什么。百無聊賴的刷朋友圈,發現B在賣石榴,于是想買點石榴送。B的石榴是138一箱,淘寶還有很多更便宜的,均價大多70左右。但是我還是選擇在B這里下單了。
可以有人會問我為什么不選擇淘寶看上去比他便宜,東西差不多的,反而要選擇這個價格更高的呢?
對啊,為什么呢?我為什么不擔心自己買貴了呢?之前在B這里買過幾次東西,每次都很滿意,所以對品質放心。
以及B通過朋友圈所展現出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我,讓我更加信任他。B是怎么做到影響到我的呢?別急,后面我慢慢給你細說。
相對而言,找一家沒買過的淘寶店,買水果,很有可能翻車。哪怕B賣的東西要略貴一些,我也更愿意在B這里買。
其實看到這里,我想大家應該也發現,其實朋友圈的數量和銷售額其實并無太多關系。
我想你可能會有疑問,只發這么幾條朋友圈也可以賺錢嗎?客戶會看到你發的朋友圈嗎?數據說話,這是B最近的銷量,而另外一位的銷量我無從考證。
很明顯,B的銷量非常好,成交額也非常高,老顧客的回購能力也很強,可以得出結論,朋友圈數量和你的成交額并不是成正比,但是朋友圈的質量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的成交額。那么B是怎么做到的?
很多人進了一個誤區,把朋友圈當成像淘寶一樣的平臺上架商品,一次性發十幾二十條,覺得每樣商品都很好,客戶喜歡哪個就會告訴我,但事實上客戶根本不會看到你的朋友圈,因為你的朋友圈早已經被他屏蔽了!
朋友圈最開始的目的就是讓人們記錄自己的生活,分享給我們的朋友。
人都是有“偷窺”的欲望的,你點開朋友圈,就是想“窺探”別人的生活,或者“炫耀”自己的生活,這是基本點。
給你一個場景想象一下,點開朋友圈,往下拉七八條都是一個人發的,全部是他的產品,仿佛你都已經聽到了他湊在你耳邊在大聲叫賣,快來買啊,我的東西很好。
我相信此時的你一定是非常厭煩這種行為,而下一秒他就從你的朋友圈消失了,這是微商大忌。
你再看一下B的朋友圈,你會屏蔽她嗎?我想你應該不會,至少她的朋友圈不會給你帶來任何不舒適的感覺。
孰優孰劣,無需多言,高下立判。
朋友圈賣東西,不是賣東西,是“賣”你自己,“賣”的是你這個人。
京東淘寶就是一個大超市,你需要什么就去買什么。
朋友圈的背后是一個活生生人,當你需要什么東西,你就會想起他,找他購買,個人賣家更有溫度,不像大平臺冷冰冰。這是這些大平臺和微商之間的本質區別。
這個時候你的專業就非常重要了,你展現出來的足夠專業,東西也不賴,大家信任你,自然就會找你下單。
那么你應該如何才能把自己專業的一面展現出來呢?
第一點:定位
1. 頭像
頭像最好是本人。
本來大家都互不認識,如果我連你的長什么樣子都看不到,我還怎么信任你,不信任你,我怎么會找你下單呢?
2. 名字
你的名字可以和產品或品牌有關聯,帶上相關的關鍵詞。
千萬別為了所謂高雅好聽取一些莫名其妙的名字。
要讓客戶能記住你的名字并且一下就能知道你是賣什么的,要在客戶找你買東西的時候一下就能找到你,這才是最重要的。
3. 精準定位
不管你是賣什么東西的,一定要精準定位。
特別是在初期,一定要給別人一個清晰的定位。讓人看到你的朋友圈或者名字立馬就知道你是賣什么的。
很多人的朋友圈,你點進去不知道他在賣什么,一會兒這個,一會兒哪個,你買東西根本不會想起他。
就拿我剛剛舉的那個例子,B在初期是賣冷吃零食的,在大概長達一年的時間都是只賣冷吃。
只要我想買冷吃,我一定會想起他。后面她就慢慢切到了其他的品類,現在更像是一個小超市,很多吃的都在賣。
因為前期在賣冷吃的時候,她把她這個人的人設立起來了,專業,愛生活,賣的東西品質好。后面切到其他類目就會簡單很多。
所以在這里我給大家的建議,在你最開始賣東西的時候,專注一個品類,把它做好做精,只要別人想買這個東西,立馬就會想起你。
這樣會快速的樹立起來你的形象,讓人有信任感,賣貨自然不愁。
當你做到這一步,如果后面你還想賣其他的就會簡單很多了。
說了這么多,你應該很好奇,那么我該如何發朋友圈呢?怎么才能體現我的專業?怎么才能讓別人需要東西立馬就能想起我呢?
第二點:如何發朋友圈
朋友圈怎么發也是有自己的學問在里面的,每天發幾條;每條發什么;由哪些板塊組成了你的朋友圈;
哪種朋友圈是大家最喜歡看的;客戶為什么會點進你的朋友圈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地方。
我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以及觀察一些做的比較好的人的朋友圈,總結了以下幾點,給大家拋磚引玉一下。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一起交流。
1. 數量
每天發朋友圈的數量千萬千萬不要太多。很多人把朋友圈當做一個商品上架平臺,一下子發十幾條朋友圈。
這種心理就是想把自己有的東西全部展示給顧客看,然后讓顧客做選擇,你總是一廂情愿的覺得客戶“需要”你的產品,其實是大錯特錯的。
比較科學的朋友圈組成就是6個板塊,就是我下面要展開說的6個點,這里就不闡述了。
如果是新人每天的數量6.7條是比較科學的,最好不要超過10條,不要讓客戶打開朋友圈一眼看到的全是你,這樣會讓人很反感。
再給大家看一下正確做法和錯誤做法。
(左錯誤右正確)
2. 時間
時間其實沒有太多的限制,比較流行的一個說法是,早上8點,中午11半,下午2點半,4點半,晚上8點,10點。
總的來就是幾個時間段。(1.早上起床前后,午飯前后,午休前后,下班前后,晚飯前后,睡覺前后),但是大家也不要被這個時間所桎梏了,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就行。
發朋友圈的時間不能太集中,不要一下子發很多條。
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調整你的發朋友圈的時間和數量,沒有太多的限制,找到適合自己的點就行。
3. 互動福利
大家一定經常在朋友圈看到,點贊然后我給你發紅包,或者什么其他的獎勵,又或者是一些商家的活動,需要集贊,集滿多少個就可以獲得什么樣的優惠。
我相信很多人都做過這樣的活動,或者你至少幫別人點過贊。
但是,你到底有沒有想過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別人給你點贊,你發個紅包給他,你這樣做能給你帶來什么?你要搞清楚背后的邏輯是什么,才能做好,不然只能學個樣子,不得精髓。
經常和客戶互動,能夠增加顧客對你的信任感,減少距離感,讓人能夠感受到作為商家的你的“溫度”,又或者是你在發售一個新產品之前,向潛在客戶詢問他們的意見,增加了參與感。
互動的方式方法很多,我舉個例子給大家。你拋出一個和你產品有關的問題,讓大家參加回答,然后回答正確的有獎勵。
以及送的東西,大多是紅包之類的,其實我更建議大家設置的 獎勵是跟自己的產品有關系的東西,比如試用裝啊,優惠券。
記住一個原則,你送的東西是有用的,顧客能用的上的,不要送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不同的互動方式有不同的效果,但是都是圍繞著一個點,增加潛在客戶的活躍度和黏度,從而提高成交。和顧客多聊聊,做生意先經營好關系。
4. 產品體驗
我見過太多人賣東西,從來不發自己用過這個產品。
從來不發自己對產品有什么體驗,只是一直在說這個東西這里好,那里好。
試問一下,連你自己都不用你東西,你怎么說服其他人來買你的東西呢?
大家一定一定要發自己的體驗,這樣才會讓別人信你。
我建議大家看看小紅書,看看那上面的都是怎么種草的,去模仿一下他們的方式方法,很快就能找到你自己的節奏了。
自己的產品體驗和別人的產品體驗都應該發。
5. 買家秀
稍微懂一點經營之道的都會發顧客的評價,但是很多都沒發到點上。
我見過太多買家秀或者好評都太夸張,看起來一點都不真實!又或者是這個評價太過于模糊,潛在客戶根本看不到這個東西好在哪里。
抓住三個點,你就能發出真實又能促進潛在客戶購買的買家秀。
1.內容真實
2.引導客戶講出核心賣點
3.順便加上自己的一些感受。
買家秀,顧客好評一定是要每天都發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發買家秀就是為了利用顧客的從眾心理。我們自己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從眾的人,買東西之前,也會問問朋友這個東西好不好,如果朋友都說好,那么我們大概率會下單買下這個商品。
你的買家秀就是你的核心賣點!引導買家說出你的核心賣點,然后發出去,這樣才能擊中其他買家的心。
7. 生活展示
說到底,朋友圈始終還是一個展示個人生活的地方,每個人點進你的朋友圈,都是想看看你最近做了什么,想看看你這個人,大家想看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一個賣東西的。
我分幾點來說下應該怎么發這個版塊,我認為這版塊是比賣貨還重要的一個版塊。這是一個能拉近和客戶距離的點,同樣也是建立信任的關鍵一步。
A:正能量。
沒有誰想一點進朋友圈就看到很喪的事情,大家都想看到正能量的。而我們也要把我們正能量的地方展現出來。
可以發一些你經常健身啊,美食啊,讀書啊等等,告訴大家你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不是一個賣貨機器。這也是你每一條朋友圈都應該表現出來的情緒,正能量。
B:故事。
每個人都喜歡讀故事,這也是為什么最近幾年知乎全是編故事的,但是還是有很多贊的原因,因為人真的太喜歡讀故事了。這里你可以發一些你和你產品的故事。
你可以發一些你產品從原材料是用什么樣品質的材料啊,制作的過程等等都可以,包括背書,研發實力這些,這個方法用好了,不僅可以體現出你的專業,還可以為你的產品帶來不錯的銷量。
C:愛學習。
告訴大家你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可以發一些讀書筆記,或者經常去參加一些專業的線下聚會都可以。最好是可以和你的產品關聯起來的,這樣效果會更好。
D:把你的生活和你的產品關聯起來。發你和你產品之間的事情。
8. 觀點輸出
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方法,但是卻是效果最好的一招。
回想一下,你有沒有在網上看到一個博主發表一個觀點,你覺得很正確說的很好,然后你馬上點了關注,忍不住開始評論他,附和他說的對,說出了你內心的想法,然后你一條條的去翻他以前發過的東西。
這是一個體現你的個人魅力的地方,可以吸引人的地方,可以一下讓你“活”起來的地方。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評論一些時事,但是千萬不要評論政治有關的東西,可以去吐槽一些事情,比如你是賣包包的,這個行業很多人假貨真賣,賺黑心錢,去吐槽一些這些事情,但是不要太過了,容易顯的像是在標榜自己。
還是要抓住一個核心點,還是正能量
你的觀點一定是正能量的,三觀要正。不要去輸出不好的東西,你經常去輸出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大家就會認為你是一個正能量的人,沒有人不喜歡正能量的人。
持續輸出你的觀點,輸出你的價值觀,輸出你的專業點。這樣才能樹立起你的形象。這樣賣東西才是最容易的,這樣才是讓賣家和買家都舒服的一個方式。一定要做好這一點,客戶都是吸引來的。
客戶一定是認可你這個人,才會來你這買東西。而不是買了你的東西才認可你。
今天就講到這里,以后再繼續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干貨,比如大家比較關心的引流吸粉,以及如何帶來復購,怎么維護老顧客,怎么做促銷。如果有時間后面我還會把這些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