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班飛速做完一頓飯,就出門參加了兩場活動。
其中一場是社區組織的關于討論如何規范小區電動車停放的問題,請了物業公司的一撥負責人過來共同探討。社區前期做了很多調研工作,她說ppt都做了一個星期,聽著很讓人放心,相信我們小區的環境會越來越好。所以,半路溜出去參加了第2場活動。
第2場活動是在社區圖書館舉辦的女性讀書會。剛走進去,感覺氛圍有點奇怪,每一根汗毛都發出了警戒。十來個人圍坐,有些人桌上放著《被討厭的勇氣》,看起來年齡大都比我要略大一些,一切明明挺正常。第六感發出警戒的原因,估計是在群里看到每個人有不同的標簽:家庭教育,形象美學,營養師…遲到的我一進門就被掌聲熱烈歡迎,有點不知所措。
春節過后她們還沒有開始正式的閱讀計劃,這一次只是約過來簡單交流。每個人都輪流發言,講述過年放假期間的節與劫,結合之前看過的書籍,談談自己有何進步。
一個特別健談的姐姐先開始,講她自己跟沒怎么親自陪伴過的孩子打了一架,之后淚流滿面。就在她真情流露的那一刻之后,大家似乎都打開了話夾子。接下來我聽到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有的家里孩子初中抑郁癥,通過她自己的學習扭轉;有的家里之前跟孩子丈夫關系非常緊張,之后通過在讀書會里各種模擬場景,掌握了溝通技巧,收獲了更好的生活…于是圍坐的這一幫人,皆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融入了這個環境之后,我也發揮了一下之前當過老師的優勢,滔滔不絕講了一大段。大家都是用心微笑傾聽,時而提問,時而點頭。
愛出者愛返,你愛你的生活,愛你的環境,自然會收到愛的回報。當然只說愛,好像有點抽象,在我看來,愛就是盡可能多地參與,多花時間與ta在一起。就像社區工作人員,花時間去各個小區走訪,花時間做ppt,就是對這個生活環境的愛。而讀書會的優秀女性們,愿意花時間去反思自己的言行,經營自己的家庭,愿意花時間去傾聽參會者的成長故事,也必將獲得正向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