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的積極參與和勤奮耕耘,無論身在天南還是海北,無論是公職人員還是農民,都是光榮而偉大的勞動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大力表彰勞模,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廣大勞動群眾的尊重和褒獎。在今年全國勞模表彰名單上,有成就卓著的科學家、教授、高級工程師,也有默默奉獻的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井下安全工、農民。這些勞模來自各個行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稱號就是勞動者。只要為國家做出顯著貢獻的勞動者,不論身份、不分民族、不講資歷,都能成為某個領域的“翹楚”。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我國的民族精神,是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是鼓舞全國各族人民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王進喜、雷鋒、焦裕祿、袁隆平等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社會主義是干出來,幸福生活是奮斗來的”。14億中國人要始終以主人翁的態度,把勞動當作畢生最光榮的事,積極、主動、忘我地投身到工作中,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創造社會價值,體現自身價值。黨員干部要帶頭做好新時代的追夢人,引領前進的航標,激勵年輕干部通過干事創業受到尊重,贏得掌聲。
近年來,我國在教育、文化、衛生、科技、醫療、航空等各個領域都涌現了大量的建設者和創造者。全國勞動模范何光華,是江蘇省電力行業技術專家、國家電網公司領軍人才。憑借《高落差高壓電纜線路無損施工技術創新及應用》成果,登上了國家科技最高領獎臺,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今年4月,她被評為“江蘇省十佳文明職工”,11月24日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多年來,她始終堅守在電力行業,憑借執著專注、一絲不精益求精,成為一名國家工匠。
我國正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亟待成千上萬勞動者的傾情付出,亟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揮灑汗水、奉獻智慧,亟盼更多更優秀的勞動者、建設者、創新者為之努力奮斗。全社會要厚植工匠精神的土壤,營造樂于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自覺向共和國的功臣看齊。全體黨員干部要帶頭做到“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專注,“干一行專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絲不茍,“千萬錘成一器”的卓越追求,賡續紅旗渠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并把這些精神深入骨髓,不斷激勵廣大勞動者爭當勞模、爭做新時代最美的黨員奮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