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號??早上岳家妹妹一早就起來為大家做早餐,還是吃面條,方便??!意大利轉點4站都是坐火車,火車票老伴提前在網上預訂,紙質票就無需再換,電子票還要換成紙質票。威尼斯訂的旅館叫中意旅館,聽名字就知道是中國人開的,出發前老伴就跟一個姓羅的員工聊過天,他答應來車站接我們,這就省去拉著行李到處問路的尷尬。
火車到站后走出車站就聯系小羅問他在哪里等候?他告訴的地方沒看見,老伴將我們所在位置拍照發給他,才知道下錯車站了,旅館不在威尼斯本島而在火車的前一個站(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小羅告訴我們可以坐公交或者坐火車倒回去一個站,火車1.2?€,汽車2?€,行車時間差不多,火車不管哪一趟都可以坐,所有車次都必須經過。我們選擇了火車,馬上進站買票很快上車,他還在車站等我們。
威尼斯火車站前廣場
威尼斯火車站前廣場
?旅館不知道我們的位置,我讓老伴拍照發給小羅
?下車出站后,小羅在車站麥當勞接著我們,他家旅館離車站很近無需坐車。這是一家青年旅館,他們租了一棟樓第二層的幾個房間,我們住的4人間,男士住的2人間,公用衛生間2個,廚房供應早餐(住宿費含早餐,這是此行唯一一家含早餐的住宿)。橙白相間的色彩是他們的符號,雪白的墻壁刺眼睛,這時候才知道小羅是老板,浙江人,雇了一位他稱為姐姐(小吳)的員工打掃衛生和為房客做早點。太太露西亞也是中國人,好像是旅館法人,他們還經營了一家旅館。交代清楚后小羅再未見面,后面的一切都跟小吳打交道。
白色和橙色是旅館的標志
?威尼斯有著“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它也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旅游是他的支柱產業,本島居民不堪忍受大量游客進入,已有10萬居民遷移到別地生活。更為可笑的是游客抵達后行李箱輪子與地板摩擦發出的噪音,嚴重影響市民正常生活而向政府提出抗議,即使這樣世界各國游客還是入潮水般涌向這個美麗的水城。
雖然這里不是本島但交通很便利,出門就有公交過去,附近有中國人開的超市、餐館,滿大街遇見的至少有三成以上的人是中國面孔(不過超市的商品價格不秀氣)。2點了才在中國餐館吃了午飯,隔壁就有一家像旅行社一樣的辦公點,廣告上寫著可以買水上巴士票。我們進去打聽,老侃跟Office小姐交談,但雙方交流很困難(這時候老侃的翻譯還不是很成熟),幾個來回還是無果。后來不得不從隔壁請來餐館年輕老板幫忙翻譯,小伙子先將Office小姐的意圖告訴我們。這里出售的水上巴士票有24小時、48小時兩種,如果每次單買要7€,一天往返幾次費用更多,按我們的情況適合買48小時的27€/張,再加兩天往返的公交車票一共每人33€。我們人多七嘴八舌弄得人家不知聽誰的,整個辦公室被我們六人“占領”。中途年輕老板被他媽慍怒地叫回去接待客人,完了又過來繼續幫忙翻譯解釋。與此同時另外來了幾位游客,坐了一下看我們老沒完沒了的咨詢了解就走了。商量好后開具了一張打印票據,Office小姐跟年輕老板說這個票比48小時的更好,只要拿著這張文件可以乘坐任何公共水上巴士且不受48小時限制,也就是可以超過48小時使用。辦好票以后Office小姐捂著臉出了一口粗氣,那意思很明白“終于弄好了”,搞得我們自己都不好意思。
在威尼斯這兩天整時間我們不需要再花其他交通費了,這張票基本可以暢通無阻。公交車坐到終點站,就是剛才下錯站的地方,從這個碼頭上船沿途有無數的碼頭停靠,游客可以隨上隨下。碼頭上躉船入口都有打卡機,游客打卡后才能進入。我們的票跟人家的不一樣,就是一份文件,上面有二維碼,可是我對著掃描卻沒反應,每次都是跟著人家打卡的時候進去,搞得像我們沒買票似的,不過我們每次“闖”進去時手里都拿著那張紙質文件,從未有人問過。因為打卡處無人驗票全憑自覺,連續上下幾次后我們開始懷疑這票的真偽,問人又不知該問誰,問了人家誰也無法回答我。
威尼斯火車站

?下船后走幾分鐘就到圣馬可廣場,官方標準譯名圣馬爾谷廣場,又稱威尼斯?l(中心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圣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圣馬可大教堂、圣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侖翼大樓、圣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鐘樓和圣馬可圖書館等建筑(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廣場四周的建筑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都有。廣場中心很多喂鴿子的人,教堂我們沒進去,廣場兩邊的長廊都是商店。
我們急于坐船,問了好幾條船都不搭乘我們,原來他們都是提前預定的。反正這一片很多再問幾家,價格80€,網上有人說60,我們不相信這個價格,船夫領著我們去看了寫在碼頭上的明碼標價。我們剛好六個人正好一條船,估計每條船有規劃的線路不能亂跑,否則這么多船會相撞,因為不少水路很窄,兩條船相向時幾乎擦邊而過。妹妹坐在船上高興地唱起了“龍船調”,牛頭不對馬嘴的風格也引起過往的老外歡呼。無論在哪里兩船相遇或數船相遇,不分國籍的游客都會相互打招呼。只可惜行船時間太短,大約半個小時就上岸了,很不盡興。
我們也該返航了,回旅館還有至少一個小時的水上巴士跟陸地巴士。坐在船上夕陽照在水面波光粼粼,太陽余暉灑在兩岸的房屋上更美。其實兩岸的房子有些已經很破舊了,挨近水面的地方常年沖刷,門、墻體都已斑駁,但人們充滿對美的追求,照樣將它們妝點得很漂亮。
這里的超市我們都趕不上時間,他們早上要9點開門,晚上8點就關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