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新司機開車比較肉,初學者也會覺得走得越快的女孩搭訕的難度也越大。考慮到這個因素,我把接下來的訓練場地改在了西單的77街地下商場。
畢竟,悶騷和豌豆已經在書店練過兩次,該讓他們增加點挑戰了。
這樣再經過三四個回合,等春暖花開,街上又可以看見裙子和美腿的時候,搭訕班就可以開始野戰訓練了。
移動目標對新手的影響其實主要在心理素質,書店可以偷偷摸摸,但在商場就必須面對被其他人看到的壓力,這時候就需要更強大的自信和勇氣。回想自己的第一次搭訕竟然是在太平洋百貨完成的,不由得暗自佩服。
77街商場分三層,我們四個上下求索,我在圖書大廈重點指導的是曉瑞,所以這會兒讓他自由活動了,我把精力放在悶騷和豌豆身上。他們倆有個共同點就是對搭訕對象比較挑剔,寧缺毋濫寧死不搭,所以我還要承擔一部分替他們物色目標的工作。
一定要那種看起來既美麗又善良的,因為新人的自信也需要小心呵護。那個粉衣女孩就這么出現了,我沖悶騷使了一個眼色,果然對他胃口,悶騷二話沒說就跟過去了。但出師不利,2分鐘后,悶騷灰溜溜地回來了。
不過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粉衣女孩說話時帶著害羞的微笑,這是種很難得的待遇,1米75以下的男子基本沒有過,但悶騷顯然沒有注意到。也許是習慣導致的見怪不怪,也許是緊張導致的視而不見,我估計更可能是后者。
通常失敗一次的搭訕我都會放棄,但為了讓學員對女孩的反應有深刻的了解,我讓悶騷再去試一次。因為我們實踐的目的是了解女人而不僅僅是討要號碼。
結果悶騷又失敗了,但這次暴露了一個在書店搭訕絕不會出現的問題,就是跟蹤搭訕的忌諱:如果已經被對方發現且又不能開始交談,那么不應該繼續出現在她二三米之內,這是一個讓女孩很不舒服的距離。但是新手往往會不自覺地這樣做,有一個原因是他們怕自己的搭訕太過顯眼,所以拉開幾米的距離保持低調。
其實這種縮手縮腳的行為最引人注目,恰好暴露搭訕犯的身份。正確的做法是直接走過去講話,如果一時沒被接納但仍有希望,就先離開目標10米20米,然后再追過去開始下一次。這種感覺就像放風箏,有張有馳最后才能飛起來。
總之,悶騷的這次失敗客觀上是由于女孩在等她男朋友,主觀上卻是自己的表達以及身體語言的不當造成的。當1米87的他站在女孩面前搭訕時,女孩雖然口頭上在拒絕,但通過友好的微笑對這個玉樹臨風的帥哥還是流露了一定的好感;可是等到悶騷在后面緊跟不舍的時候,他的身高就反而變成一種劣勢,從遠處看去就像是老鷹捉小雞,最后變成一只斗敗的公雞。
悶騷暫且告一段落,緊跟著豌豆也發現目標了,那是一個在照大頭貼的女孩,看上去文靜大方,和豌豆從外形上比較般配。但是,豌豆還沒出手已經犯了第一個錯誤:在女孩拍大頭貼的時候,他始終在旁邊一個顯然沒有男性商品的貨架前站著,幾乎等于舉著一塊牌子,上寫“我要搭訕了”。
我趕快把豌豆叫到一旁,問他對這個女孩的感覺。豌豆說其實也不是很滿意,但如果只是練手還是很有信心。可我對豌豆的這個自信不是很認同,所以建議他繼續完成這個case。
女孩照完了,豌豆過去搭訕,開局似乎不錯,果然是個落落大方的女孩,表情雖然沒有流露出好感,但身體語言卻沒有回避的跡象,看來,豌豆的個人魅力還是發生了一定的影響。一度她停了下來,很認真地打量豌豆并且詢問他的職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兆頭。可惜羞澀的豌豆此刻卻開始在意兩旁經過的人群,最后自己下意識地先移動了腳步,女孩當然也跟著動了,并且一去不復返。
這跟悶騷的失敗其實異曲同工,都是對運動目標沒有經驗的結果,只不過一個是不會跟,一個是不會停。更本質的心理原因是對搭訕依然懷有的罪惡感,的確,這是一個幾十年的印記,不可能在幾天之內就完全去掉,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實踐來增加良性體驗,用快樂驅逐罪惡感。
勇敢的曉瑞這時又出現了,沒顧得上跟大家打招呼就徑直向一個影樓促銷女孩走去。但開始搭訕的第一瞬間,曉瑞同學的臉似乎超越了陌生人的安全距離1cm,我在5米開外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女孩的腦袋因此整整往后躲了5cm,雖然臉上還掛著職業的微笑,但后脖頸子卻是緊張僵直的。
不用說,這個搭訕也是無疾而終了,此刻時間已是晚上六點整,四個男人忙活了一下午,雖然總共只要到了一個電話號碼,但卻非常的快樂。
揮手告別之后,我一個人回民航大樓取車,路過圖書大廈時鬼使神差地又溜了進去,這次的我的身份不是老師而是一個普通搭訕犯。
說來也巧,一下午都沒看到自己喜歡的目標,可就在這短短的十分鐘內一個紅衣女孩出現在眼前。她在看經濟類的書,我湊過去隨便問了個問題,從她的回答就可以得知搭訕的結果了。這是我最近一年來的新經驗,基本十拿九穩,所以我出手的次數比過去要減少,但成功率卻在增高。
紅衣女孩不但友好地回答了我的問題,而且在去下一個書架的時候甚至回頭跟我再見。我不能再猶豫了,掏出手機跟了過去,直接要電話絕對不客氣。其間,一個60歲的老人站在我們邊上,不知什么心理,我特意稍稍調高了點兒音量讓老人家也能聽到,“認識一下吧,你的名字、電話?”——我覺得說出來就很快樂。
回家的路上突發奇想,如果30年后,我變成那個站在旁邊的老人,看到這一幕會作何感想呢?
也許等小伙子走了之后,我會掏出手機對女孩說:“你的號碼最后一位是多少來著?我耳朵不靈了,沒聽清……”。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