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上課時班上兩個男生不在。
我:“A同學是請假了還是遲到了?”(A同學習慣性遲到)
學生們:“請假了。”(有一道特別小的聲音說:“被班主任請回家了”)
我:“B同學也回家了嗎?”
學生們:“是——”
我:“他倆打架了嗎?”
學生們驚呼:“你怎么知道的?……”
我內心十分訝異但仍假裝平靜繼續上課…
(二)
思緒拉到十幾年前,我還是個初中生的時候。一個剛下過雨的早晨,我睡過了頭,然后就遲到了。這其實是個很尋常的事件。但在兩天后我才得知這個事件的不尋常之處。那就是在我遲到的同一天,班上另外一個同學也遲到了,她是個那時候就已經很漂亮的女同學。并且,在同學們眼中,我是個不可能遲到的人。于是大家就在腦海中為我倆的共同遲到演繹了多種可能,其中有一個版本被大家廣泛認同。認同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大家已經全然忘記那是自己想象出來的,而堅定地認為那就是真相。
據說,事情是這樣的:早上,我和那個女同學一樣正常起床出門。到了xx路口,我們相遇了。由于我們小學時就在一個班,那時就生過許多恩怨,再加上她是個漂亮又高傲的人,而我是個對外表不屑一顧但是成績優秀內心同樣驕傲的人,于是我倆相遇之后誰都不服誰,互相看不慣,都把車子騎得飛快想要超過對方,結果兩個人雙雙摔倒。摔倒之后都越想越氣于是動起手來,我揪了她了頭發,她撓了我的脖子,最后人狠話不多的我略占上風。然后為了不被老師知道,我倆商量好她先進校回班,我后面再去。
并且,同學們有種種證據證明這個故事是真的:
首先,我倆確實是小學同學,但是上初中后關系確實比較疏遠。(但是不是因為鬧過矛盾,生過恩怨。只不過我這個人比較冷淡,不會維系關系。其實小學時我們關系很好,我甚至帶她回家,一起吃飯,一張床上睡午覺。)
其次,我倆上學時都必須經過xx路口。
再次,她確實生得漂亮,性格驕傲。而我,留著短發,從來不修飾自己,同時確實成績較好,內心也比較驕傲。(其實,我雖然不修飾自己,但對于美貌從來沒有不屑或者貶低過,只不過審美水平有限,一直覺得自己也挺好看的)
再次,我脖子上有一片紅印,看起來就像被人撓了,而她頭發梳得略凌亂。(其實我就是前一天晚上洗澡時搓得太狠,而她是因為起床遲了所以沒來得及好好梳頭而已。)
最后,我確實不善言辭,又留著短發,看起來人狠話不多,像男生一樣有力氣。而她性格開朗,伶牙俐齒,又生得漂亮,所以看起來就是一個柔柔弱弱的容易被欺負的女孩。(其實我從小瘦弱,又年齡較小,如果真的打起架來,我估計三招之內就已經認輸了。小學時我們曾經掰過手腕,我根本不是她的對手。)
這個故事太真了,又有所謂的“證據”加以佐證,就連我這個當事人都一度以為它是真的了。
但是,我真的只是起遲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