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家里,成員長相之外各自各有各的文化水準:爺爺年輕時是個美男子,外貌清奇帥氣,那胡須就極像齊白石,學歷專科,這在當時已經很了不起了,在老家一帶一直擔任校長,有點名氣。奶奶卻沒文化,據說親事是兩方的父母大人早早就決定了的。父親的學歷也不算高,但捧起一本古本《聊齋》卻讀得津津有味;母親呢出嫁前也沒上過學,但婚后正好趕上上民校,加上天生聰穎,故而為大家庭增色不少。
母親的嘴也很巧,說道也多,加上女性天生就比男性在語言方面能耐大。平素的一些諺語呀,鄙言,俚語,俗語。俗話呀,大多蘊含于插科打諢里,都基本由母親的嘴巴先道出。
小面就由一個“咕嚕話兒”來加以說明吧。
嘛叫“咕嚕話兒”呢?就是那種聽到后能感覺到對自己的敲打,磕碰,但又不是那么太不講情面,太難聽,詩所以也不好反駁和頂撞,只能算了拉倒。
譬如母親磕打她的三兒子(即此刻敲鍵盤的這廝)經常說——不著四六,瞧你那不著四六的樣兒;或者:樣子沒樣子,模子沒模子,說你什么好!
有時候則說的是:四六不懂,四六不通,四六不上線,四六沒邊兒,四六沒沿兒·······
意思是,上不知天,下不知地,為人不知父母,沒頭沒腦,信口開河,做事兒不知講規矩等等。
隨著年齡的增大,對上述提及的那些“咕嚕話兒”的理解也加深了——盡管沒多少文化的母親對這些掛在嘴角的話兒也未必全然理解。這就是之感俗話俚語的特點之一——盡管不完全理解,但一回頭你已經使用了大半輩子。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崇奉祭祀“天地君親師”,其中“天”字四畫,“地”字六畫,這種筆畫數與“不著四六”的關聯也加深了成語的文化內涵。
一年有四季,每季有六個節氣。懂得這個四六,就懂得了生存之道。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按照二十四個節氣適時播種、收割,吃穿住行都源自大自然,因此要感恩大自然。 ??????“天”字四劃,一年有四季,每季有六個節氣。懂得這個四六,就懂得了生存之道。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按照二十四個節氣適時播種、收割,吃穿住行都源自大自然,因此要感恩大自然。
? ?“天”字四劃,“地”字六劃。懂得這個四六,知道我們生活在天?地間,就要敬畏天地。
? “父”字四劃,“母”字六劃。懂得這個四六,就要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
? “夫”字四劃,“婦”字六劃,懂得這個四六,就明白了“夫”“婦”二人組成一個家,因此要和睦相處,共同經營好這個家。
? “少”字四劃,“老”字六劃。懂得這個四六,就明白尊老愛幼的道理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文”字四劃,“字”字六劃。懂得這個四六,就要認真讀書學習,識文斷字,明白做人的道理
? “孔”四劃,“老”字六劃。懂得這個四六,就知道孔子和老子,乃中華民族教育之先師。
? ?“兇”字四劃,“吉”字六劃。懂得這個四六,就要謹慎行事,凡事三思而后行,才能逢兇化吉,遇難成祥。
?如果上不知天,下不知地,生而為人不知孝敬父母,不懂尊老愛幼,為人夫或為人妻,不知道夫妻之間怎么相處,為學不懂文字,不知道老子、孔子是何人,為人處事不知道兇吉禍福,如此這般,行走于江湖之上為人處事,必然是“不著四六”!
?什么是傳統?什么是傳統文化、傳統美德?我們的祖先在造字之時,就已經把字形、字義、美德、傳統都根植于其間了。古人的智慧我們今天仍不能及。
“四六不懂”的“四六”還可以指代多種概念:
1. 道德規范和技藝
在古代,四六不懂被用來形容一個人沒有規矩、沒有教養。其中,“四”指“四維”,即禮、義、廉、恥,這是行為道德規范和準則;“六”指“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這六種技藝是古代貴族教育體系的一部分。
2. 儒家經典
“四六不懂”也用來形容一個人不讀書、不懂道理。這里的“四”是指《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六”是指《六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樂經》、《春秋》。
3. 漢字筆畫
另一種解釋是,“四六不懂”與漢字筆畫有關,不懂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例如,“天”字四畫,“地”字六畫,即不知天地;“父”字四畫,“母”字六畫,即不知父母;“文”字四畫,“字”字六畫,即不知文字;“孔”字四畫,“老”字六畫,即不知孔(子)老(子)。
4. 方位
還有一種解釋是,“四六不懂”與人們所處的方位有關,意味著沒有方向、沒有依靠。其中,“四”代表著東、南、西、北四方;“六”代表著六合,就是東南西北再加上天地。
5. 《易經》中的概念
有一種說法認為,“四六不懂”的觀念可能來自《易經》中的“陰陽界”之說。在易經中,天四是陽爻的起點,地六是陰爻的起點。也可以理解為天四是陰爻的終點,地六是陽爻的終點。
以上就是“四六不懂”的“四六”可能指代的一些概念。不同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下,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
總結
“不著四六”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廣泛應用范圍的成語。它源于古代中國的書寫方式和文化習俗,并在現代漢語中發展成為一個用于形容不負責任、不靠譜、不成熟或缺乏基本常識和禮儀的人或事的貶義表達。同時該成語也可以引申為對某人或某事的不滿或批評,盡管有些委婉。“不著四六”原意是指某人或某事無法正確地理解和處理基本的左右概念,行為上缺乏基本的常識和判斷力。它通常用于形容那些不負責任、不靠譜、不成熟或者缺乏基本常識和禮儀的人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