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于買房的心路歷程,從2018年6月開始到2020年最終上車,其中包含了80%的流水賬+19%的干貨+1%的雞湯。
選擇意向定居城市
買房有個前置環節,便是先考慮以后意向的定居城市,可能在工作前幾年不少人迷茫過、徘徊過、糾結過。畢竟很多人老家是一個地方,上大學是一個地方,工作了是另外一個地方,意向定居的城市又是一個新的地方,最終結果反而是隨著對象而定居。人生總是充滿不確定性,有時酸如五月的楊梅,有時甜似十月的蜜棗。于我而言在畢業前就考慮了個人以后在哪個城市定居,父母沒有要求,沒有對象的考慮,所以挑選標準就是以下幾個因素:從職業發展、房價承受能力、個人城市喜愛偏好、環境氣候、離老家距離等幾個方面打分。當時候選城市包括天津、合肥、武漢、長沙、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通過給每個城市打分票高者得,最終杭州成功脫穎而出。以上可以作為參考,其實在選擇意向定居城市方面可以升級版本,給不同關鍵因素不同權重,比如職業發展可以是系數1.3,而環境氣候系數0.8,根據自己在乎的因素調整不同因素的權重,最終得到的加權分數會更合理。
落戶
敲定了意向城市下一步便是落戶的問題,每個城市落戶的標準不一樣,比如天津的落戶政策是本科及以上學歷可直接落戶,而上海和北京這樣的城市則只能通過積分落戶。下面重點介紹杭州的落戶細則,杭州2018年的落戶門檻是碩士及以上學歷可以隨時落戶,本科則只能在應屆畢業年份的12月份之前完成落戶,否則也需要通過積分方可落戶。隨著各省市人才吸引政策進行地如火如荼,倒逼杭州于2020年調整了最新的落戶政策,專科及以上學歷均可直接落戶,落戶門檻相比較之前有很大程度的放寬。
符合落戶門檻下一步就是操作具體的落戶流程,首先是調檔案,需要將自己的檔案從原檔案所在地調轉至杭州的人才市場,通過調檔函即可完成調檔。下一步是去人才市場開具落戶證明,其中需要諸多材料,包括個人身份證、戶口本、學歷及學位證書、勞動合同以及社保清單。對于已經在杭州正常工作的人來說準備上述材料即可。但對于工作不在杭州但想要完成落戶操作的來說,最關鍵的是提供勞動合同和社保清單,這一環節可通過第三方承接落戶的公司提供相應證明,但前提是找一家靠譜的公司,否則對個人而言是比較麻煩的。當有了落戶證明后就可以帶著個人信息材料去落戶所在區的派出所辦理準遷證,拿到準遷證后將自己的戶口從戶口原籍遷至杭州落戶區,完成集體戶口的掛靠。從2018年7月份開始落戶操作,但遇到了兩個不靠譜的中介平臺,一波三折最終趕在最后期限的半個月前完成落戶,隨即開啟了漫長的搖號買房征途......
辛酸搖號史
杭州買房有一定門檻,要么是擁有本地戶口,要么完成社保兩年的繳納。如果兩個條件都沒達到,其實就要考慮時間成本問題。在解決了個人買房門檻后便準備了解買房流程。經過一番調研與用戶訪談(各種渠道加一些近期完成買房的人進行徹底且深刻的取經)發現,杭州的樓市有幾個特征:一是由于僧多粥少新房要搖號,即某一樓盤開盤前需登記意向購房且有購房資格的人,通過隨機搖號排出購房順序,按號子進行購房。換句話說新房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的,必須有購房資格且買房順序靠前方可買到,當然也不排出各種少數的暗箱操作;二是杭州部分區域二手房倒掛新房從幾千到上萬一平不等,也就意味著如果直接買入二手房可能需要多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正是這樣的樓市特征,終于在2019年開啟了我不定期杭州之旅,開始各種跑盤看房。事后證明這是件勞民傷財且徒勞的操作,看不看樓盤跟你能否買到無關,全憑個人運氣。四月底第一次從北京飛杭州利用周末時間跟幾個朋友看意向購買樓盤,一邊跑盤一邊吐槽著,這么偏僻荒涼且荒地一片就開始售價2.7w一平?戶型這么差,主臥竟然只有不到15平怎么住?諸如此類。雖然是嘴上喋喋不休可還是乖乖地按照要求線上登記新盤搖號,搖號需要準備各種材料:身份證、戶口本、無房證明、個人征信、資金凍結證明。就在自己滿懷期待,暢想幸運女神會偏向自己時,現實卻是一盆又一盆冷水潑向我,被自己吐槽的樓盤無一中簽,搖號結果的順序極其靠后,而中簽率少則僅不到2%,多則不到30%。自此我便走上了漫長且辛酸的搖號之旅。
小概率運氣這種事情仿佛從來都是與我避而遠之相隔萬里,從2019年4月底開始第一次登記搖號到2020年5月,持續且不間斷的登記-等待結果-不中-再登記,如此往復循環,一周最多的時候會等待六七個樓盤搖號的結果,最終等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年下來登記了有三十多個樓盤,但每一次都猶如買彩票一樣,從一開始的滿懷期待,到臨近出結果前的忐忑不安甚至還帶有一絲絲的幻想好結果,再到查詢結果后最終幻想磨滅,猶如無邊地黑暗中燃起一絲微光一次次的閃現又熄滅,重回濃重的黑夜。
從前期的心里有光到中期的與結果賭氣,有時會刻意登記那些不適合自己的樓盤,想要和運氣一決高下,可現實就是這么的倔強,像似夏天悶熱午后的瓢潑大雨,毫不留情地澆滅你最后的心氣。即使幾個登記中簽率超過50%的樓盤依然就不中,失敗的浪頭一次又一次的拍打過來,這誰抵得住啊?到了去年年底心態在一輪輪崩潰重塑的過程中已經徹底佛系了,愛中不中的心態讓自己重復機械地登記每一個意向樓盤。于此同時也開始轉念考慮買二手房。
二手房看房時一直盯著西湖區三墩那一片,幾番沖動要入手,甚至都跟房東見面聊價格了,幾次又按捺內心的沖動,提醒自己忍一手還有余地。僅不足80平的房子總價300w,首付100w,若不是因為當時收入證明不夠加之疫情,大概率就上車了。過年前后受疫情的影響,買二手房一事只能暫時擱置,自己的購房觀念也突然發生轉變,以前買二手房一直處于all in的心理狀態,盡可能的把杠桿拉滿,但經此疫情,還是覺得撬杠桿這事還是使不得,給自己留余地還是很有必要的。與此同時新房的登記依舊按部就班地進行中,當發生的次數多了后就會實現均值回歸。被生活蹂躪千百回后,在不經意間給你那期盼已久的一抹溫柔,登記的樓盤第一次中簽了!
購房流程
第一次中簽的喜悅之情自然是溢于言表,可自己的大腦隨著時間的推進冷卻興奮后,開始盤算著中簽的樓盤是否值得花上幾百萬去購買,一邊糾結一邊準備著購買的首付款。中簽樓盤的首付款算上公積金這兩年攢的錢個人是湊得齊,但公積金的錢在首付前是取不出來的,最終是跟幾個朋友借了一些。其實在中簽結果出來到付首付中間的時間不足一周,所以下定購房打算的朋友還是盡量不要把自己的錢放在理財產品,短期內不能取出還是會影響購房的。
結果出來后的第三天選房付定金時內心依然是不確定且糾結的,這個樓盤從交通便利、周邊配套再到價格倒掛上都沒有太大優勢。當天心里依舊在持續的拉鋸,不過還是走完了選房流程,交了定金。再過幾天便是交首付款,因為人不在杭州首付也是通過對公轉賬完成。之后便是網簽以及銀行貸款,需要本人親自到場,一天便可完成網簽以及貸款辦理。網簽的內容就是經過房管局確認,跟開發商簽各種合同,沒錯,就是各種簽自己的名字和按手印,寫到最后多的我已經不會寫自己的名字了。貸款辦理可分為公積金貸款、組合貸和純商貸,由于收入流水不足但收入證明符合要求最終只能選擇郵儲的純商貸,提供購房合同、個人基本信息(身份證、戶口本、無房證明)和收入證明即可。兩周后貸款審批結果下來,6月份開始了我的月供生活,在一陣急促略帶混亂的狀態下生活最終又回歸了平靜。
說下最終依然選擇購買的原因,樓盤位于蕭山的南部臥城,地理位置和距離地鐵的距離都在自己的接受范圍內,雖然相比較其他網紅盤沒有那么大的優勢,但還好是新房且精裝,不用交付后自己操心裝修的事,此外99平的空間對比之前看過的二手房還是挺好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杭州的樓市現階段不是人選房二而是房選人。選房其實跟選人一樣,不要總想著一定要等到最好的那個人,出現了合適的也就可以了,否則容易到最后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得不償失。
從落戶到搖號再到買房,歷時近兩年的時間,終于落下帷幕有了了結。除去對杭州區域位置多了一份熟悉,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外,心態上也更加平穩,即使經歷再多的失望也不要絕望。不說了,還房貸的日子臨近,湊第一個月月供去了......
最后送上加繆《異鄉人》里的一句話:人到最后什么都會習以為常。
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鄭重心流」,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