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別的文明體從來都是在異常困難而非異常優越的環境中降生的。挑戰越大,刺激越強。——湯因比
1.上市 高盛 ;劉熾平?? 2004年 6月16日(集體上市熱的一年)?
選擇香港而非納斯達克 因為商業模式無可比標桿在美國,香港更接近本土市場,未來有機會回歸中國內陸資本市場(國內當時上不了市)
2.整頓風波 移動翻臉? 虛擬電信運營商 的幻滅 寄生夢網內容服務商集體雪崩???飛信要求與QQ的捆綁互通
集體圍剿 各平臺推出競品
3.一站式生活? 在手機上“自立門戶”
4.? 2005年?? 新戰略?“在線生活” 像水和電一樣融入生活當中 。全名公敵
5.投資人關系
6.組織架構第二次調整 5個業務部門 (企業發展系統,無線業務系統,互聯網業務系統,互動娛樂業務系統,網絡媒體業務系統,運營支持布,平臺研發部,智能系統)
兄弟爬山 ,各自努力??????? 大權獨攬,小權分散
與MSN的戰爭(PK)
剛開始,MSN才是大家認為的辦公信息化工具,掛QQ的電腦會被人嘲笑。
qq兩個步驟:收購Fomail補了郵箱的短板。(開發人是張小龍)? 與谷歌合作。
msn盈利辦法:
1.聯合縱隊,各個頻道以承包經營方式向社會招標。(出現混亂,互相拆臺,價格落差大)
2.快速切入電信增值業務。出資收購深圳一家電信增值服務企業的清華深訊。(時機不好,灰色增值遭移動警告)
3.MSN與雅虎通用戶實現互動,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即時通信社區。MSN愿意與更多IM互通,包括騰訊。(連不到位,只有基礎功能)
馬化騰拒絕開放的印象,其實是因為沒有雙贏,但卻可能是商業的本質。
MSN做錯了什么?
指揮系統的紊亂,大公司的通病。總部不重視,層層上報。
微軟的全球規模難適應區域性市場競爭。技術研發在總部控制,中國區的需求無法排上隊。2005年提出離線信息功能,2008年才批準開發。大文件傳輸功能落后,剛需沒有滿足。
微軟Windows Live推出,MSN不見了,被包裹進去。本質上它是軟件技術公司,不是互聯網公司。
熊明華后來去了騰訊,騰訊得了一堆高水準人才。
微軟關閉MSN Spaces博客服務,沒有中國用戶的漢文版,棄中國用戶于不顧。 QQ空間開發出博客搬家工具“QQ空間等你回家",三成用戶搬到騰訊。
2005年 中國互聯網全面趕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