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夜班的時候是三點,天空飄著雨,我獨自撐著傘步行回寢室,昏黃的路燈燈光和雨一起灑在腳下,四周寂靜得像是要把我囫圇吞噬。想到前一刻和接班的同事開玩笑說樓下的老人前段時間去世,他生前坐的那把椅子一直擺在樓道里,同事說他經過的時候嚇了一跳,我回說若是你看到空椅子在那里搖才嚇人呢。這一刻,突然想到相同的場景不免心里發毛,不經意的加快些腳步,又刻意的去想些開心的,今天是我的生日呢。可是,好像生日也和每一個別的日子沒什么不一樣。
前些年的會記得好朋友的生日,生日當天會送去祝福,有時候也會送一些小禮品,隨著年紀的增長,似乎過了小禮品的年紀就沒人送來送去,再后來開始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事業,各奔東西之后更難再聚,生日的事兒也逐漸淡忘。有時候會看到朋友圈有人曬生日PARTY,無非一大幫人聚在KTV嘶吼,一瓶接著一瓶的啤酒下肚,說一些兄弟一輩子的話。自己又是極無聊的人,并不相信酒桌上的兄弟姐妹情誼,更不擅長杯觥交錯之間的言談,若是遇見這樣的場景就只會跟著哈哈的笑,也不知道別人談的什么笑的什么,哪怕第一次遇見照樣說好兄弟一輩子,一輩子就一輩子吧,說說而已,也許明天已經不再記得彼此的名字。
似乎還是比較喜歡靜的生活,安靜的讀一本書,安靜的碼一些無關緊要只有自己才去看的文字,或者練字,或者不熟練的撥弄吉他,總是些安靜的事。哪怕真正的幾個好友聚會,也是喜歡找一處安靜的地方坐著,無須酒肉,一杯清茶足以促膝長談,不怨天尤人,回憶一些過往,談一些各自的變化和對生活的認知。直到不得不離開的一刻依舊覺得意猶未盡,依依不舍。
我總是試圖不把時間浪費到無畏的聚會,吃喝上面,不浪費到無限度的刷朋友圈和游戲上面,試圖找到不一樣的生活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試圖做到即便我和你站在同一個地方,我一定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的感覺。當看到人們極度的追求名車豪宅,過分的相信權力、關系的時候,我總是想當物欲取代對一個人人生的美好規劃而成為年輕人追求的目標,當成為科學家、詩人、教師等純潔的理想被擁有多少物質的具體理想冷酷的撕碎,當一切職業都被以物質來衡量,當物質作為選擇愛情和婚姻的標準被普遍接受時,我們的靈魂還在嗎?可惜我不敢說出來的,世間的對錯有時候并非以真理來評定,而是以信眾的多少,假如我說出這樣的觀點,那我一定會被當做異類。
我一直最羨慕的是八十年代生活的人,在我的感覺里,他們是一群不怨天尤人,寡欲而勇于在艱苦的環境里掙扎、奮斗的群體。而現在的我們呢?索取、攀比、虛榮……用最近比較火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一句臺詞形容再恰當不過:私欲膨脹,理想缺失,正義缺位。
三十歲,而立之年,走過許多彎路,彎路走得多其實也未必竟是壞事,至少在今天,我開始真切的理解一些大家都知道而未必真正懂得的話語,如:總要先學會付出,無論對待生活、家人、事業、朋友乃至于陌生的人。我們生活在一個占有主義的社會,總想著要擁有什么,等到擁有又會想得到新的東西,也許當得到一樣新的東西的時候會短暫的快樂,可是這種快樂會很快會被新的欲求占據,生活在一個花花世界,值得每一個人擁有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太多的東西就會容易讓人迷失,當你以為你擁有得越多就會快樂的時候,其實正在慢慢的失去快樂。一味索取之人最害怕的是失去,哪怕失去的僅僅是個人最微不足道的一點點私利,而付出會把人性的貪欲阻止在大門之外,當一個人學會從付出當做找尋到新的價值之后,付出自然會變成快樂,付出了最終該你的一樣不會少,甚至會得到更多。
誠信也是必不可少的品質,這個社會最不缺的是聰明的人,甚至于小聰明的人比比皆是,但是這個社會最缺的是誠信的人,許多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惜犧牲誠信,殊不知沒了誠信談何信任,家人也好、朋友也罷,沒了信任幾人有真交?我的一路也對人失去過信任,我要在這里對他們真誠的道歉。
勇敢的面對當下生活的好或者壞,有時候我們會后悔曾經的一些決定,一些行為,羨慕和嫉妒別人的生活,幻想一種自己以為最幸福的生活狀態,然后抱怨命運,抱怨他人。實際上,但凡過去的日子,無論好壞,我們都無從改變,我們只可以活好當下,若好勿浮躁,若壞勿不安,把任何生活的境況都當做一種經歷,人生便會坦然。
最后說說幸福吧,這個所有人都在追求,每個人定義也不盡相同的東西。現在許多人幻想住著豪宅,開著好車,過著無所顧慮的生活,再有一個愛自己的人就會很幸福?真的幸福嗎?我想如果真的有這樣一種生活狀態應該幸福吧!但是,世間大多數的人還是普通人,難道他們就不幸福嗎?所以我覺得幸福最主要是要自我認識,然后從自己的生活中去感受,幸福一定就在你的身邊,有時候只是我們眼睛里裝的不是自己的生活所以發現不了。
三十歲就這么來了,不知道再一個五年或者十年,對待生活我又是怎樣的態度?碎碎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