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每次學習《用正念戒除成癮》,我就想玩游戲?是的,我以前玩游戲輕度“上癮”過。
我的觸發物是什么?是“成癮”這兩個字嗎?
當看到“成癮”這個詞時,我會一下子聯想到曾經的游戲成癮經歷。是這種聯想激活了我的大腦中與游戲相關的記憶,還有情緒體驗:那種激動、興奮、緊張,還有勝利后的滿足與成就感,游戲的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時忘記口渴、體會不到肚子餓、來不及上廁所,在沉浸其中的“忘我”境界里,自然也會忘掉壓力、忘掉煩惱、不會無聊……我想要的是游戲帶給我的這些體驗,我想再次體驗那些感覺。
從成癮到戒癮三階段:
1.尋找行為觸發物:聽到“成癮”詞語—聯想自己的成癮行為:玩游戲—激活玩游戲的情緒體驗—激發玩游戲的欲望—行動。
2.分析成癮行為是如何被強化,形成條件反射的。回顧以前:壓力大玩游戲、無聊了玩游戲,沒有成就感玩游戲、空閑了玩游戲、煩惱了玩游戲……玩游戲行為不斷重復,這是大量的重復練習,行為被不斷強化,條件反射穩定建立。
當下,借助“行為強化,建立條件反射”,如何用正強化建立新的行為模式?
一是小臺階、低起點、小目標、及時獎勵:將想要建立的新行為(如正念練習、讀書、寫作、點評)分解成小目標,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給自己一個獎勵。獎勵可以是一杯玫瑰茶、一首喜歡的曲子、看花、吃好吃的、買新衣服、去一個新的地方玩。
二是記錄成長的足跡:借助寫日記等新行為記錄進步,增強成就感。
三是善用社交支持:借助同修監督,與朋友或小組成員分享進步,獲得外部的認可和鼓勵。
3.行為替代。
目前可以取代玩游戲的行為:做正念練習、聽戴戴講課、簡書日更、讀書、書寫覺察日記、寫分享稿、每天點評學員打卡、小組對練……
我要不要來套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