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自己是否優秀取決于有多少人喜歡自己,認可自己——從而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其實,這在于你在做自己的同時,能給別人提供多少價值,帶來多少能量,有多尊重別人
最大的可悲就是 委曲求全? 因為你不快樂 你身邊的人也不會快樂?
尊重他人,意思是你做自己,同時接納別人的不同,背后是輕松愉快的接納
討好他人,是你企圖改變自己,去迎合別人,背后是給人壓力的“付出”
長時間下來,前者讓人舒服,越來越想靠近;后者讓人越來越想遠離。
我同意蔡康永說的,每個人都是有一個情感賬戶的。在這里我們會無形地加分和減分。
比如奇葩說最近有個話題,是男女吵架,是男生先道歉還是誰錯誰道歉,其實道歉的人往往會被加分,而總是特別固執的一方會不斷減分。最后,這段感情的主動權是掌握在經常道歉的人手里的,因為分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