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這東西奇怪。第一次灰頭土臉,第二次暗爽。想,切,這個我會。這個意義來說,第一次經歷多點,第二次便上升為經驗。賺到。經你親身體驗過的,以摸爬,磕碰,出丑為代價換來的。再次來襲,便輕松應對,迎刃而解。
但有個缺陷,第三次你更輕松了,第四次你壓根無需動腦,久而久之,你似乎天下無敵,在同樣事情上。這沒進步呀?你停滯不前啦。
可是,我要進步干嘛。我不用灰頭土臉,不是舒服的很。菜鳥逆襲老手。這不爽的很。
有時很奇怪。人,往往進步的最快,最明顯,就是在你感覺很無措,很困難時。換份工作,最忙無非頭幾個月。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問。什么都要學。但你有沒發覺。恰恰,這幾個月可能就成了你日后想起,唯一進步最多的那段時間。神奇吧?一點也不神奇。因為,當你覺得你只靠經驗就能輕松應對,解決時,那其實就是你該好好想想的時候。你已經能進步,能學到的,很少了。經驗,就夠你吃大半輩子。還學個屁。
接著,你早早下班。翹起二郎腿,藐視新來的菜鳥。看他忙的焦頭爛額(其實頭沒焦額沒爛,這成語好夸張的說),你呵呵暗笑,老子當年也這么來的,現在想想樣子還真傻逼。不過,現在,我不怕,經歷過,就是不一樣。啊。
所以,經驗,很有用。也很沒用。歷程似乎歸結起來是這樣:菜鳥→學習→經歷→經驗→靠經驗做事。
所以,看起來,好似當一切學到手,上升為經驗時,你就應該走人了。去下一家,學新的,別的東西。當然,經驗可以靠做一些來更加鞏固,變成習慣。忘也忘不了。牛逼。
說真的,以前我還大膽產生一個想法。這想法,我自己都嚇一跳。覺得特牛叉。現在想想,也還覺得牛叉。牛叉的東西。我都不敢去做。所以,我不是一個牛叉的人。牛叉的,都應該把牛叉的想法落之行為。變成一個徹徹底底的牛叉。
說回我那個牛叉想法:豆瓣沒上8.0分的電視劇,基本都不用去看!
開玩笑的。說正經的。就是我認為啊,彪悍的人生,應該每年,甚至,每三個月換一份工作。聽起來是不是瘋了!我也覺得。但真的。乍一看,虧大了。其實,真的虧大了。這不!三個月耶。好不容易轉正了耶。可以拿正式工資了耶。可以靠經驗吃鐵飯碗了耶。干嘛要走?找肉疼啊。
非也!賺翻了你知道不?三個月就可以學到一個公司的體系,運作模式,一個行業的內容,要求。等等之類。那一年下來,你就整整接觸并了解了四種行業的知識。你還體驗了四種人生。這不是賺到了?有人終于看不下去了!賺你妹啊。走馬觀花,有個毛用。三個月,問到了點皮毛,你就以為穿到豹紋。不行不行!行不通。
當然,話說回來。三個月,對于普通人的我們來說。還真的沒學到啥。
學到啥又怎樣。你只是近似掌握了該行業點知識。得不到繼續運用。即,沒繼續在公司發展下去。學到,也沒平臺給你發揮。驗收。很快你就忘了。也沒發揮你學到的這些東西的價值。學跟沒學有啥區別。而且。學以致用。學會就跑。真不知你來干嘛來的。
所以。除了體會人生。沒多大意義。似乎。
所以,經驗,還是拿來用的。只是,用到一定時間。真的不能再用下去。或者。是可以用的。只是,拿來當下一步的梯子,肩膀。這個才是真正的牛叉。不滿足已有的小經驗。踏著小經驗的肩膀,繼續學習。賺取更大更廣的經驗。才能寵辱不驚。穩重泰山。
否則(這字眼好嚇人,跟但字差不多嚇人),否則也沒什么。就跟一開始,說的,不進步又怎樣?我偏不進步。我原地踏步不行啊。
但想想,原地踏步,比其他都要更嚇人。最重要,是感覺好那個。無能,落后,落寞,原地踏步給人感覺莫過于此。
總歸,要變化。
朝牛叉的方向前進。
莫往衰差的道路后退。
以前,手機是一個窗口,現在也是一個窗口,你在這頭,我在牢頭。
朝牢外看看,你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