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岡山創造了中國歷史
到了井岡山革命后期,因為袁文才和王佐的被錯殺,整個根據地全部失去,其根本原因在于當地土客籍矛盾的加深,直接原因在于中共六大“左”傾錯誤方針指導,導火索則是“羅克紹事件”。
1929年下旬,紅四軍與江西紅二、四軍團在東固勝利會師,毛澤東、朱德得知井岡山失守,當即決定到湘贛邊界開展游擊活動,但擔任紅四軍參謀長的袁文才、前委秘書長劉輝霄和謝桂標卻不辭而別,私自離隊返回了井岡山。原來是袁文才看到了中共“六大”決議案中關于誅殺土匪首領問題的文件,雖然不敢相信,心中卻又十分害怕。
袁文才回到寧岡后,先是秘密和王佐會面,兩人商議后,由王佐向寧岡縣委書記何長工“討個保”再說。何長工馬上召集縣委幾個常委商量此事,當時遭到了土籍革命派的龍清超、謝希安的反對,何長工只好向邊界特委巡視員宛希先作了匯報。
宛希先和袁文才交情深厚,感覺袁文才私自離隊肯定有說不出的苦衷,就給了袁文才一個“黨內警告”處分,任命他擔任寧岡縣赤衛大隊大隊長,劉輝霄和謝桂標仍回寧岡縣委工作。
袁文愉快地接受了處分,很快把赤衛大隊發展到一個營的兵力,在戰斗中擊斃了敵寧岡縣縣長。但是寧岡的土客籍矛盾由來已久,袁文才作為客籍革命派首領,不可避免地卷入到了其中,最后發展到與永新縣委及邊界特委之間的摩擦紛爭,并且愈演愈烈。
在邊界地區,本地的土籍和數百年前來到這里的廣東、福建兩省的客籍人,兩者之間在歷史仇恨非常深,簡直成了很激烈的“民族”斗爭。龍清超和謝希安是土籍革命派代表,袁文才和王佐則是客籍革命派代表,多年一直是“土籍的黨,客籍的槍。”
毛澤東時常被困擾的問題就是:“在井岡山家族觀念嚴重,地方主義突出和典型的土客籍矛盾,是阻礙黨建設的主要原因。”
這個矛盾,毛澤東在邊界時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土客籍矛盾逐步緩和,在毛澤東和紅四軍主力下山后,這種矛盾悄然激化起來。期間,永新縣委負責人劉真娶了當地大土豪龍慶樓的妹妹為妻。宛希先幾次安排劉真工作,但劉真沒有從命。有人造謠說劉真殺死了自己的妻子,龍慶樓信以為真,派人殺害了劉真,然后污蔑說是宛希先指使人干的。永新縣委聽說后組織赤衛隊殺害了宛希先。
袁文才與宛希先素來關系莫逆,聽說后氣憤地辱罵永新縣委,并揚言為其報仇,雙方從此更加深了仇冤。
1928年底,中共“六大”的決議案傳達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其中對土匪“要嚴厲鎮壓他們”,邊界特委和永新縣委找到了誅殺袁文才等人的理論根據,不顧柏路會議和毛澤東的意見,堅持認為袁文才、王佐是“土匪首領”的錯誤觀點,主張誅殺。
1929年下半年,中央派彭清泉作為巡視員到湘贛邊界巡視工作。1930年1月18日至21日,紅五軍軍委在遂川縣于田召開了一次聯席會議,錯誤地作出了武力解決袁文才、王佐的決定,把內部矛盾上升到敵我矛盾。
袁文才、王佐被殺,直接導火索則是“羅克紹事件”。羅克紹是敵茶陵縣靖衛團團總,又是茶陵、酃縣、寧岡、永新、蓮花“聯防”,他有座30多人的兵工廠能造槍。袁文才和王佐一直想把兵工廠搞過來。袁文才率部在夜間突襲抓獲了羅克紹和他的28名槍工。
袁文才企圖掌握羅克紹的兵工廠,所以并沒有殺掉他。得知這件事的寧岡縣委書記謝希安大為不滿,提出要殺掉羅克紹,遭到拒絕后馬上報告了龍清超和特委。
2月22日,袁文才、王佐突然接到“毛委員來信”,通知到永新開會,兩人按時參加。彭清泉主持會議,以整頓思想為由,不點名指責袁、王二人,結果會議不歡而散。
彭清泉連夜派人向駐扎在安福洲湖的彭德懷進行匯報,請求彭德懷出兵解決掉袁、王。彭德懷馬上派出紅五軍第四縱隊趕往永新,在袁文才住宿的房間中打死了他。王佐聽見槍聲后逃往寧岡方向東門,在涉水過河時被淹死在東關潭里。
隨后,袁部主要骨干李筱甫、周桂春、謝桂標等人都被抓住槍殺,王部也只有小部分逃離,袁、王兩支部隊從此消亡了。
在袁、王及其40多名骨干被害后,袁文才的妻叔謝角銘、王佐的哥哥王云龍收攏殘部,“通電反共”,投靠了國民黨反對派。從此以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陷于敵手,一直到1949年解放。
1930年10月,毛澤東得知袁、王二人被殺的消息后說:“這兩個人是殺錯了,這是不講政策。”袁、王二人在50年代已經平反,被追認為烈士。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特意會見了袁文才、王佐的遺孀,他緊握著袁妻謝梅香老人的手說:“袁文才、王佐不在了,他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失去后,贛西南特委組織數萬群眾六打吉安,10月4日一舉攻克贛西南重鎮吉安,10月7日成立了江西省工農兵蘇維埃政策。整個蘇區覆蓋了半個江西省,并且和湘東南根據地連成一片,為后來中央根據地的形成和蘇維埃中央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堅定基礎。
四、井岡山精神的內涵及時代價值
歷史鑄就了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是革命先輩在井岡山血與火的拼搏中用生命和鮮血凝聚而成的一種無產階級革命精神,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倡導和培育的中國共產黨的富貴精神財富,具有原創意義的民族精神,尤其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都蘊含著井岡山精粹的“遺傳基因”。
井岡山精神的內涵:
1、井岡山精神的核心是實事求是、敢闖道路。
2、井岡山精神的靈魂是堅定信念、矢志不移。
3、井岡山精神的基石是依靠群眾、艱苦奮斗。
井岡山精神的時代價值:
1、井岡山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在革命戰爭年代的積淀。
2、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優良革命傳統的源頭。
3、井岡山精神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資源。
4、井岡山精神是加強執政黨建設和反腐倡廉的強大思想武器。
毛主席1965年重回井岡山,欣然寫成一首《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全文完)
? ? ? ? 五、主要參考書目
毛澤東:《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澤東選集第一卷》)
余伯流、陳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史》
黃允升、李新芝:《一代天驕毛澤東》
黃其軍
? ? ? ? 作于2021年4月15日(古歷辛丑年三月初四)
? ? 文中照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