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聽書筆記
1)作者阿爾伯特·埃利斯,是一位著名心理學家,在最具影響力的應用心理學家排名中超越弗洛伊德,排名世界第二,他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認知行為療法的鼻祖。
2)一個人的煩惱來自于有意或者無意地以不理性的方式思考,產生了不健康的負面情緒,然后又以消極的方式行事。
正確的應對方式是:
把不理性的想法,轉變為健康的理性心態,將必須如何如何這種壓迫性和強制性的思想,轉變為一種溫和的愿望和傾向。
3)如何把不理性的想法,轉變為理性的、健康的想法?
學會無條件地接納自我。可以承認自己做了錯事、蠢事,但是千萬不要輕易去評價自己的人格。
學會無條件接納他人。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更不能因為他人的行為,進而否定其存在。
學會接受現實,坦然面對挫折。麻煩永遠都在那里,我們無法選擇或改變,唯一可以選擇的只是面對麻煩時是否產生負面情緒。
2.聽書感想
這本書很有意思,講的情緒問題是日常現象,畢竟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涌上來的時候,而書中給出的方法也便于操作。
不禁想到: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是當代人的基本素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境,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在壓力山大、麻煩一堆的時候,特別容易心力交瘁,情緒一點就著,動不動就炸毛。
兩三年前,我自己就是這樣。
現在慢慢地學會了控制情緒。因為認識到了,負面情緒不可避免,但是鬧情緒并沒有用。
有情緒了,不如自己及時主動消化疏導,然后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正事上,要么深入溝通,要么解決問題,總好過因為情緒而讓局面更加復雜難辦。
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體悟到:
刺激和反應之間有距離。
我們的想法并不是自己;同理,我們的情緒,也不是自己。
通過把自己抽離出來,去認識情緒的存在,覺察背后的心理,反而更有利于發現情緒之下的本質,從而擺脫負面情緒的影響。
時間有限,精力寶貴,有空多讓自己成長,沒事兒少鬧情緒,畢竟代價太大,消耗不起。
你說是不是呢?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