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一月一日,都是登高望遠的日子,這個習慣我和老趙堅持了快十年了,因為出門的原因,中斷了兩年。
每次都要去個新的地方,去個以前兩個人沒一起去的地方。我對錦州附近的山山水水比較熟悉,我帶他去,或者我提供線索,我們一同去新的地方。
北普陀山,紫荊山,朝陽的鳳凰山,葫蘆島的大虹螺山等等。今天去北鎮的閭山森林公園,這里曾經是我經常運動的地方,往返接近三百公里。
去的時候從錦州東上高速,返回的時候,從北鎮穿閭山到義縣后,再上高速返回錦州。
新年第一天,這里人不多,大概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吧。
途徑北鎮廟,老趙沒來過,帶他到周圍轉轉,給他講講五大鎮山,講講北鎮廟是五大鎮山中僅存的鎮山廟。
看看北鎮廟的正門。這氣勢,勝于萬語千言。雖重修多次,足矣看出這個廟非同一般了。
到了閭山森林公園。這個景區的特點是油松比較多,有很多稀有的品種,很多只有當地才有的樹種。負氧離子絕對高,達到13000多,據說是亞洲最好的天然氧吧呢。逆光拍張照片,挺美吧。
繼續前行。天氣很冷,天很藍,很清澈。雄渾的閭山,位居東北三大名山之首。抬頭便是風景,難怪中國古代特別是清朝多為皇帝回家祭祖要到這里祭拜。
東北的亭臺樓閣,沒有江南那么秀麗,卻顯得雄壯巍峨。隨便照相,是休憩處還是點將臺?東北就是東北,厚重的感覺,粗獷的感覺。
這里是中院,也是傳說中的大朝陽。當年,張三豐在此修煉,由此成名天下知,成就了武當一派鼻祖。
大家看看吧。建于唐代,歷史悠久。張三豐出家得道,也是我們登高望遠,高瞻遠矚之圣地了。此山又名大朝陽,據我分析,因為后面山石朝南,位于朝陽之處,特別是數九寒冬,像今天這樣的氣候,這里還能暖和一些吧。
前行,山越來越矮,視野越來越寬闊。藍天白云,綠樹成林,一馬平川,如詩如畫。
海到盡頭天做巖,山登絕頂我為峰。十年前,我在距離這里30公里左右的鄰縣工作,在北鎮居住過幾年,經常登此山,也記住了這句話。如今,恰逢新年伊始,重復這句話,頓感豪情萬丈。
山頂一顆松。這樣的氣魄,這樣的昂首,做人也該如此。
把這張照片發到了朋友圈。高瞻遠矚,做人要有格局。2019,我來了。
再看看這背影。高大,喜慶,好像是我。對,就是我啊。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登高望遠,我自從容。來吧,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2019,在攀登中開始了,在遠眺中開始了,在運動中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