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夕,在武館的群里看到一條招聘信息。
我看到后,在沒有征求遙的意見的時候就給遙報了名,這時候我的控制心已經顯現出來了。
15號(周五)下午接了遙放學,路上我問了遙是否愿意去做這件事情,遙同意了,還說是他們班另外一個一起學武的孩子也要去發宣傳單。
晚上武術下課后,遙去找劉老師領到了宣傳資料。
在那上面的照片里面一找,有4、5張照片上都有遙呢,這下子立馬覺得好自豪,與有榮焉。(宣傳單都發完了,忘記拍照留念了\^O^/)
因為16、17號遙要去參加自然學堂,沒法跟著大部隊去發宣傳單,于是18號晚上吃完晚飯后,我們立馬出門,目標是五橋邊上的極限運動場。
出門以后遙拿著宣傳單走在前面,有點擔心的問我和他爸爸:“等會我怎么說啊?”
爸爸立馬給出了建議,我則用啟發式提問:“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嗎?”
搖搖頭,他說:“我不知道。”
我繼續問他:“那你喜歡武館嗎喜歡練武嗎?”
他說:“喜歡啊。”
“那你喜歡武館的哪里呢?”我繼續啟發他:“你看買西瓜的人都會說自己的喜歡甜,水分足,皮薄,這是他的西瓜的優點啊,你可以把你自己總結出來的武館的優點告訴別人啊。”
遙一邊往河邊走,一邊想,最后他想出來的話是:“中華武術強身健體,就在海創明珠花園小區里面。”
話想出來了,宣傳單在手,剩下的就是把它們發出去了。
一到河邊,就看到幾個大人帶著一個男孩子沖著我們走過來,多合適的人選啊,我對遙說:“去啊去啊,趕緊去發啊。”
遙定了一下,跑過去發傳單。
然后我們繼續往極限運動場走,這時候我的控制心暴漏無疑,如果我看到了合適的人,會指揮遙,讓他趕緊去發,但凡他動作慢了一點,有點猶豫,我就會不耐煩的催促他。
遙爸不贊同的看了我一眼,悄悄跟我說:“這是遙遙的事情,你讓他自己來。”
我還嘴硬:“讓他自己來,你看看他咯,明明那邊有媽媽帶著孩子走,他都不過去發,我不得告訴他啊。”
磕磕絆絆,我們到達了極限運動場,因為出門早,極限運動場還沒有幾個人,遙跑上去,開始發傳單。
有些人接了,有些人沒接。
每次別人接了,我就舒一口氣,被拒絕了,我的心就提起來一點。
這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這狀態不對啊!
我把遙發傳單這件事情看成我自己的事情了,我越界了。
這是遙的事情,從頭到尾都是他的事情。他可能會受到善意的歡迎,可能也會遭到拒絕,這都是他自己的人生體驗,我不需要把我的經驗灌輸給他,也不需要把他需要承受的壓力背在我自己的身上。
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順遂、無憂無慮,問題是讓孩子快樂不是父母的責任,我們要做的是陪伴、支持、引導孩子,讓他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
孩子會面臨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學習的、交友的、社會的,以后還會面臨職業的、婚姻的,這些壓力避無可避,終究是需要他自己扛著的,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在他需要我的時候接納他、陪伴他、支持他,給他所需要的心理營養,幫助他長成自己所能夠長成的樣子。
想通了這一點,我立馬閉上嘴巴,退開三尺,在風光帶上來回散步。
隨著極限運動場的人越來越多,遙的宣傳單發完了,開心的朝我跑過來!
晚上睡覺前,親親抱抱特殊時光,我們進行了下面這些對話:
“你剛開始發傳單的時候,什么感覺?”
“有點害怕,有點緊張,又有點興奮。”
“那叔叔阿姨收了你的傳單,你是什么感覺呢?”
“感覺好輕松啊。”
“那當你被人拒絕的時候,又是什么感覺呢?”
“很平靜啊。”
說實話,這個答案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看來我之前的緊張、擔心都是白費功夫啊(?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