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當代女人:你想要什么樣的男人,怎樣的生活?
若她超過25歲,非富二代,并對你說:找一個懂我的男人。八成可能是,她沒有完全對你打開心扉。可能是她不好意思,可能是想給你留個好印象,但我覺得并不一定是虛偽。
整個時代都在說:現在的姑娘都變質了,張口閉口就是房子車子,不再是過去的詩和遠方了。所以,姑娘們都無奈地收起了最真實最迫切的需求——物質的滿足,生活的穩定。
坦白地說,有男人曾問過我這樣的問題,自己回答得很坦誠:男方在北京有房有車,這一定是加分項,真實不虛。
它會讓兩人今后日子容易很多,更輕松地實現很多在其他二三線城市簡簡單單就能獲得的幸福。如果沒有,我希望對方是一個有潛力與實力的人,這樣我才有耐心繼續了解他,堅定自己的判斷,等他壯大,陪他成長,心甘情愿地兩人一起奮斗。
因為我是個俗人,我只想越過越好。
如果我在一個人身上看不到希望,那我情愿自己一個人過。
(二)
男人們都喜歡夢露,其實女人們也喜歡。
男人喜歡的是夢露的肉感、放浪、呼之欲出的性感。女人喜歡的是夢露的自我、自信和歡快。(雖然她不一定真的過得很快樂)
大膽的性感,肆意地歡快,徹徹底底,毫無雜質,她就是一個完整而純粹的存在與符號。歡快而性感地活著,是每個女人的夢。
而大部分東方女人,卻常常在道德的好評與自我的慫恿之間,在“好“女人和大“壞”女人之間,在見過大風大浪的御姐與青澀無辜唯唯諾諾的蘿莉之間,在“妓女”和“老師”之間,在尊重與寵溺之間,來回徘徊。
女人們發現,成為一個徹徹底底的人格好難。女人的人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選擇題,而不是縱向垂直。
所以人常說,做女人最快樂的是可以活得豐富而多彩,扮演多種多樣的角色——女兒、姐姐、情人、妻子、母親、老師…….其實,多樣性,也是女人的痛苦來源之一。因為你很難錨定一個方向,奮不顧身地為了那種生活塑造你自己到底。
女人最初的目標,在人生的中途,被無數次打斷。因為她們的社會角色設定是被要求符合于她們身心特質的——女人的本質是大地,她們的思維偏向于廣度的、發散的、感性的、包容的、政治的,能更敏感地發現他人的情緒變化,擅長處理多元關系。而男性則更加集中、專注、垂直、有力。(所以他們的社會角色更為單一和穩定,即賺錢養家糊口)
所以當代社會中,事業地位較高的女人往往較害怕展現真實的自己,而會刻意呈現出“男性”特質。因為一旦展現出來,會給人留下兩種印象:
1、???????? 弱而慌;
2、???????? 不專注(業);
(三)
反之亦然,男人也有生于男人之軀的痛苦與無奈。
專注于事業,是男人的本能,他們的精力就是容易被一個明確、有興趣的目標吸引。(但他們往往一開始并不是單純為了成功才專注,相反,男人對未來成功的想象是很有限的,他們更擅長著眼于眼下。想象力,更是女性思維特質,她們擅長煽情與說故事,橫向關聯。)
有一個國外非常有意思的實驗說明了男女兩性在專注力上的區別——男人很難同時做好2件以上的事,而這對女人來說卻很輕松。過于專注于一件事,就會忽視身邊人的感受,不懂如何維系一段長期關系。
當男人們埋首工作中,女人問起來時,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工作忙。而這句話在大部分女人心里是另一個意思:他不喜歡我。
女人的愛情觀是這樣的:“只要喜歡,就一定會主動找我!他一定不喜歡我!”“難道你丫工作要做100%24個小時?”“有時間喝水撒尿看手機,就沒時間給我回個微信?”“不上心=不喜歡=可以分手了”
所以年輕姑娘們總是急匆匆地離開一個正在奮斗中的男人。沒辦法的是,男人,就是反射弧比女人慢的動物。當他們完成了一個階段的工作后,一個人開車回家,看到冷冷清清的家里,冰箱里空空如也,廚柜上一層灰,衣柜里襯衣皺皺巴巴,想養條狗都沒女主人幫忙遛,希望和心愛的人說說笑話吐吐槽時,
當他們終于開始覺得孤單了,才發現身邊已經沒人了。
事業有了,溫飽解決了,卻沒人與之分享自己的快樂了。越成功的男人,越有可能如此。
曾有一個人對我說,《山丘》這首歌,每個老男人聽完都覺得不太舒服。很多男人對于孤獨的忍受能力,傾訴的控制能力已經麻木到了可怕的地步。其實他們也想擁有一個能讓自己敞開心扉的人。女人們都以為男人是萬能的、男人100%應該主動的,但他們恰恰是孩子。
只有孩子,才會專注到一個事情上而忽視身邊的所有,像玩具一樣。他們的眼里是沒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
他們,也需要你耐心而溫柔地提醒、寬慰與包容。
(四)
所以,真的不必男尊女卑,也不倡導女尊男卑。
男人和女人,有著天然的生理與心理的差異。對男人來說,女人的價值在于青春、美貌、性情、才華等等。對女人來說,男人的價值在于能力、意志、安全感、責任等等。
一個再“開明達觀”的男人,也逃不過這些評價女人的標準,他們眼神里流露出的純天然荷爾蒙說明了這一點。一個再“雄性荷爾蒙”的女強人,骨子里也藏著這些對于男人的評價標準,渴望一個強大、寬厚與溫暖的港灣。
但這并不是說,男人應該把全部精力放到賺錢買車買房上,女人應該把全部精力放到美貌與取悅男人上。
因為我們首先是人,才是有性別的人。只要是人,就有人的共性:那就是一次次盡力超越物質與生物,追求價值與靈魂。越往上走的人,對伴侶價值的要求越高,對精神與能力的匹配度要求更高,對于“你為什么是你”的要求越高。
(“你為什么是你”的意思是,你在這個社會、家庭中的獨特性,及這種獨特性的展現。)
肉體的歡愉,只是一時,精神的匹配,才是持久。人,是第一位;性別,是第二位;靈魂,是第一位;生物本能與物質條件,是第二位。第二位的東西,適用于男人和女人發現并最初吸引彼此;而第一位的東西,才是我,決定和你在一起很久很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