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AT&T公司的輝煌歷史,我會很容易聯想到大唐盛世。公司的興衰更替其實和歷史中的朝代有著相似之處。一般來說,百姓最在意的只是自己的生活過的怎么樣,廟堂與江湖兩者互不相干。當AT&T發展到后來,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決策的分散和各自為利導致一座科技巨山轟然倒塌,也不足為奇了。
我們站在未來的角度去看待AT&T公司昔日的決定,根據現在發展方向,可以很輕松地判斷當時孰是孰非。但是在缺失整體視野的當時,公司有千萬種發展的方向,決策者需要考慮的因素又多又雜,需要被重視的決策也沒有順應時代的發展,甚至還在倒退,這難道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嗎?
因為之前沒有了解過類似的書籍,對于一個公司的運作、經營,還是有諸多不了解的地方。第一章我品讀了兩遍,依然云里霧里,感覺公司的發展更多是一種玄學。很開心碰到這樣一本書,又點亮了一塊重要而不自知的領域。
第二天讀到IBM公司,印象最深的是“讓這頭大象跳舞”的郭士納。第二章有很多名留青史的姓名,反觀AT&T公司,已經記不起出現過哪些管理者的名字(又翻了一遍,確實是沒有出現過,只有用過“短視的投機者”代替)。一個公司的管理者,去做的一些決定,真的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指揮公司何去何從。
IBM與我司一樣是服務型公司,在營業理念上,我或許可以比AT&T理解得多一點(Delight customers)。他們的客戶大多是厚實的政府或者大型的商務機構,這決定了他們的企業文化有一種慎重的特性,也支持了公司細水長流的可能。
IBM的修剪枝葉是毫不含糊的,本質上它是一個盈利的公司,他遵守了盈利者利益最大化的希望的同時,又將目光放長遠,對未來有一個估計,及時調整(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