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孕開始,許多父母閱讀有關在懷孕期間會發生哪些事情的書籍,他們學習如何養育一個孩子,學習怎樣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但少有書籍會教父母從一件小事情里幫助他們的孩子在未來取得成功。
在傳統觀念里,人們會認為天賦、性格或家境,會是影響一個人成功的決定因素。但其實這些都不是,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人的思維模式。
斯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徳韋克聲稱,一個人未來的成就決定于他們在孩童時代發展起來的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模式或僵固型思維模式。
人們或許不會相信,一個簡單的觀念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從而改變他的一生。
卡羅爾?徳韋克教授通過20多年的心理學研究,發現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僵固型思維模式可以使人們創造出不同的世界。這兩種思維模式在一個人的童年期和成年期逐步顯現出來,并在我們確立人生目標、追求人生幸福、處理工作和人際關系、培養孩子及發揮自己的潛能等諸多方面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持有不同思維模式的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有哪些不同?
假設一下,現在是教授卡羅爾?徳韋克這樣問:你覺得智力和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嗎?你認為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嗎?
如果你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你是持有僵固型思維模式;反之,成長型思維模式。
持有僵固型思維模式的人,會認為人的性格、智力、創造能力,都是不可改變的;他們往往會害怕挑戰、逃避困難,因為他們會覺得視困難和失敗是自己不夠聰明的證據。
而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則不會害怕面對問題,或不會把失敗歸結于他們的愚蠢和不夠聰明,他們會把問題、困難、失敗當作取得進步和機會的臺階。
孩童時代思維習慣的形成,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非常巨大。但很多家長和教育者還沒有意識到,在日常生活諸多常識和習慣,其實在不經意間就把孩子往僵固型思維模式上推了。
下面有一些簡單的日常情景例子可以說明這兩種思維模式之間的不同,看看你在表揚孩子時,更多是趨向于哪種交流方式?
1. 當小孩能夠給你讀故事時
僵固型思維模式的父母:寶貝,你很聰明耶!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父母:寶貝,你努力地去學怎么講故事,現在你做到了耶,恭喜你哦!
2. 當小孩能夠快速地組裝拼圖時
僵固型思維模式的父母:寶貝,你真棒!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父母: 寶貝,對不起哦,媽媽讓你浪費時間做這個簡單的拼圖,我們換一個吧,來一個更大的挑戰,好嗎,相信我們也可以組裝好的哦!
3.?當孩子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時
僵固型思維模式的父母:這次你考了80分?太棒了!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父母: 這次考試你拿了80分,意味著你已經能夠很好地掌握了這80分的知識,如果你復習丟分的那部分,明天自己考一遍,說不定你會拿滿分的呢!
上面三組例子分別是在這兩種思維模式下和孩子進行的交流,交流方式的不同看起來又非常微妙,但這其中的不同對孩子的未來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當你表揚孩子,不是在表揚孩子的天賦智力,而是在表揚孩子的努力和學習能力時,其實你就是在教會孩子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我們不是生來聰明,不是生來就擁有某些能力,而是必須在生活中通過努力、耐心和堅持才獲得的。這樣,當孩子被人生中的困難所絆倒時,他們會覺得這是正常的。如此,他們的意志將不會低落,因為他們明白,能否克服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努力,暫時的失敗并不會影響他們的人格。
不可思議的實驗:讓孩子看見成長的自己
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這種日常交流中的小訣竅,表揚孩子的勤奮努力遠比表揚孩子的聰明才智更能啟發孩子的成長。卡羅爾?德維克曾在紐約的400名五年級學生中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就揭示出了這個小訣竅是如何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成績。
第一次測試:德維克教授給每一個孩子一組相當簡單的試題。
研究人員告訴所有的孩子他們的得分,并附上一句六個字的表揚。一半的孩子收到的表揚是贊美他們的智力(“你肯定很聰明”),另一半收到的是贊美他們的勤奮(“你肯定很努力”)。
第二次測試:孩子們可以挑選一份較難的試題。
在那些曾經被贊揚勤奮的孩子中,90%選擇了難一點的試題。而曾經被贊揚很聰明的孩子,大多數選擇了簡單的試題。為什么?
“當我們贊美孩子的智力時,”德維克教授的觀點是,“我們是在說,這個游戲的名字是:聰明的,別冒險犯錯。”
第三次測試:試題都增加了難度;所有的孩子都失敗了。但勤奮組和智力組這兩組孩子面對這種情況的反應截然不同。
“(勤奮組)鉆研學習與試題有關的知識,嘗試解決方案,試驗解決策略,”德維克教授說,“后來他們說,他們喜歡這么干。但智力組討厭難的試題。他們覺得這是他們不夠聰明的證據。”
實驗進行了一輪,又回到了和第一次試題同樣難度的測試。結果是,勤奮組的成績提高了30%,而智力組的評分下降了20%。這樣的結果都源自六個字:“你肯定很聰明”或“你肯定很努力”。
德維克對此驚訝萬分,于是又做了五次同樣的實驗,每次的結果都一樣。
這個實驗所得到的啟發是,如果我們常常是表揚孩子的聰明才智,那么孩子的大腦形成的回路,會讓他們認為智力不要被改變,他們必須維持這種被認可的聰明,他們會避重就輕,逃避困難,因為他們要消除那些讓他表現出不夠聰明的證據。
而家長常常表揚孩子的勤奮努力,就是在引導孩子在不斷進步,讓孩子相信,他們可以進步,可以看見自己的成長。
顯而易見,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會很輕易處理人生中的困難,實現個人成長。
卡羅爾?徳韋克教授在她的著作《看見自己的成長》中也詳細闡述了怎樣利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在音樂、文學、科學、體育、商業等領域,獲得卓越成就以及在我們生命的不同階段,怎樣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獲得成功。
接受成長式思維模式,隨時準備好自我成長,將會看見一個不可思議的自己!所以,請家長們更多地關注如何塑造孩子的思維模式,在養育孩子這條路上尤為重要,千萬不要忽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