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鼓勵我動筆把自己已經過去的25年寫成故事,他還貼心的幫我想好了標題《我的四分之一人生》,他說那些名人把一輩子寫的夠多了,四分之一的小清新一定會火的。于是我打開筆記本開始草擬章節目錄,可是還沒寫幾行我突然覺得我這四分之一的人生路有太多秘密不想說,那就讓我埋藏起來落俗的等到頭發花白在寫這一輩子吧。何況不是經常說女人要保持神秘,做一本男人一輩子都看不完的書嗎?
《遺愿清單》是我在高分電影排行榜中偶然找到的,電影的一開始就拋出來一個很大的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么?這個問題眾說紛紜,我一開始的想法是這大概取決于你站在什么角度,是從職業的角度看你取得的高度,還是從家庭的角度看你為這個家族創造了什么,但我更喜歡有朋友說過得,此生你走過的路、看過的書、經歷的故事,遇到的人都會增加你棺材的重量,這算是另一種人生的意義嗎?
電影的兩個主人公:卡特——一個想做大學歷史系教授的黑人修車工,他才華橫溢,最愛看答題的綜藝節目,而這樣淵博的學識卻在工作中一點也用不上不得不浪費了一輩子。愛德華——一個成功的商人,最愛被稱為世間最珍罕飲品的魯瓦克咖啡,名下有一所“一房兩床,無一例外”的醫院。正是因為他自己對外宣稱的這個口號所以在被查出癌癥后不得不和卡特住在同一個病房,他們彼此的人生也就是從這樣不得已的相遇之后開始改變。
卡特是個典型的被生活所迫從此不得不做自己并不喜歡的工作的黑人,他滿懷夢想的參加了兩個月學習之后因為妻子的懷孕不得不停止學業去修理廠工作,雖然他很想回去,可我能想到他的生活一定像中國大部分的媽媽掛在嘴邊的那句:“等孩子大點了,我就...”一晃45年就這么過去了。他有三個孩子,每一個都在自己的領域做得不錯,他的小孫子會記得爺爺這輩子最想要的是一輛福特野馬350,他的妻子會頻繁的去醫院看他,跟他說家里發生的事情,這樣的人生算不算完滿呢?而旁邊的愛德華,結過四次婚,可每次步入婚姻之后都會無比懷念自己的單身時光,這個世界上大概有的人注定不適合婚姻,他16歲開始賺錢之后就一發不可收拾,到晚年的時候可能早已富可敵國卻在生命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不得不獨自面對死亡的到來。
我的奶奶就是因為癌癥去世的,那時候我上高中,我不懂什么是化療,只是看著她衣帶漸寬、日漸消瘦。卡特向愛德華這樣解釋:“不算太糟,只要你不介意一天到晚吐個不停,眼睜睜看著血管變黑,感覺骨頭越來越軟......”我清楚的記得奶奶被查出癌癥的時候已經是晚期,她從身體虛弱到突然想吃零食直到最后胳膊上沒有什么肉推一把都是軟塌塌的皮,那是我第一次覺得生命的渺小以及有些時候你無可遁藏的無助感。她的生命就像是一個沙漏,你眼睜睜的看著沙子一點點的減少卻始終沒有辦法把沙漏放平。這本該是一部事關生命、死亡題材的電影,可導演居然就用這么輕松的手法讓你陪著兩位主演慢慢的擁入死神的懷抱。
愛德華在一個深夜吐過無數次之后開始羨慕那些死于心臟病發的人,有沒有聽過一個說法,一個老人自然的老去在睡夢中離世是前輩子就修來的福。在我看到奶奶打針打到手腳淤青、腫脹,被化療藥物和癌細胞的雙重折磨下我突然希望她真的能有這樣的福氣。那個時候你的內心是極度矛盾的,你不忍最親近的人這樣被折磨,可你卻不想生命中從此真的沒有他們。
愛德華問卡特有沒有想過自殺,卡特說一個癌癥病人會經過以下幾個階段:拒絕——憤怒——妥協——沮喪——接受,沒有經過生死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五個詞的,我只記得奶奶去世前告訴我能吃是福,因為到了最后的日子食之無味不是最可怕的,是你根本吃不下。
卡特在做了第四輪化療之后寫下了自己的bucket list,他說這是大學期間哲學課的一個作業,那時候風華正茂、青春正好誰有空認真地思考這樣的事情呢?他曾寫下賺一百美金,做黑人總統......當他們知道自己所剩不多的生命就要耗盡開始了這場奇特的冒險之旅。
愛德華撿起那張被卡特揉了的遺愿清單之后動筆修改如下:
于是這個只剩下錢的富翁帶著這個黑人修車工在人生的最后的時光里肆意揮霍,他們高空跳傘、紋身、兩個老頭在賽車場開卡特向往的福特野馬飆車、在萬里高空上欣賞繁星、在世界各地游玩。
誰的人生沒有煩惱呢?當卡特意外得知愛德華和女兒之間的矛盾之后將聯系他女兒加入了遺愿清單,可愛德華馬上劃掉了。而卡特的妻子一點也不支持他們的“旅行”一心希望丈夫回家,我想那時候的卡特是真的從心底覺得悲傷,因為陪伴了自己一輩子的妻子居然一點也不理解自己。他說當孩子去大學之后他們的生活突然空出了一大片,而誰也不能很快的習慣真的就沒有孩子“打擾”的生活,于是他們的婚姻出現了問題,他沒辦法找回當年牽著妻子的手走在街頭、雖然一貧如洗但卻愛的熾烈的感覺,這樣的旅行其實是一種逃避。當卡特的妻子打電話給愛德華之后,他想了很多辦法勸卡特回家但后來放棄了,因為他懂,人生何其有幸能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找到這樣的知己?其實愛德華并不是金融世界中冷血的吸金怪,他的心底一定也有最柔軟的地方。
在又一次回到家之后卡特在家庭聚餐之后開始和妻子跳舞,他們一只手緊緊相扣另一只手搭在對方的身上,我看到卡特看妻子的時候那種眼神,不像是初戀的兩個人的那種青澀,不同于老夫老妻的那種熟稔,而像是兩個久別重逢的戀人眉眼中說不盡的情話。
卡特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嘲笑愛德華最愛喝的咖啡其實是麝香貓屎咖啡,他們四目相對之后開懷大笑,他用盡全身力氣劃掉了自己笑到流眼淚的遺愿,他在留給愛德華的信中請他去尋找生命中的快樂。愛德華終于鼓起勇氣去拜訪了多年沒有聯系的女兒,在他親吻像天使一樣的小孫女之后他完成了“親吻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的遺愿。卡特安詳的閉上了眼睛,愛德華在參加他葬禮的時候拿出筆重重的劃掉了卡特的第一個遺愿——出于善意,幫助陌生人。
他們倆曾在周游世界的途中討論過自己死后該葬在哪里、該選擇怎么樣的方式。卡特說希望是“巧福豆”咖啡罐頭裝著自己的骨灰,因為實在不喜歡骨灰盒這樣的字眼,愛德華則擔憂的更多,他怕尸骨被埋了之后自己有幽閉恐懼癥,怕醒來呼救沒人聽到,他怕火化會很痛......最終他們倆的骨灰真的被裝在了罐頭盒里,埋在雪山頂山,他的助理說愛德華會很滿意這個地方,因為埋在那里是違法的。助理幫他們劃掉了最后一個遺愿——見識真正的神跡,之后便把那張皺皺巴巴已經破爛不堪的遺愿清單放在兩個罐頭瓶之間,他說愛德華離世的時候閉上了雙眼卻打開了心扉。
一輩子太長,長到你根本想不到一周之后會發生什么;一輩子太短,短到你覺得還沒開始就要結束;一輩子太復雜,你需要應對的事、對付的人太多;一輩子太簡單,無非是終其一生的找到那個懂你、愛你的ta從此平淡度日。
卡特唯一的遺憾是去了喜馬拉雅山之后卻因為暴風雪沒能上山,十全九美的才是真的人生吧。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條小溪,最后匯入同一條大河,大河盡頭的瀑布之上,在迷霧若隱若現的就是天堂,可請你一定要尋找自己生命中的快樂呀!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呢?是財富的積累?是名望的提升?是享受過各種的奢華?我知道再看文章的你一定有很多想法,如果你很喜歡這篇文章請在最后點一個喜歡,你小小的喜歡對我意義重大。那么你的清單會怎么寫呢?如果你愿意希望你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