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風自有明月照
一、誰是王小波?
王小波,北京人,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青銅時代》、《白銀時代》、《紅拂夜奔》、《一只特立獨行的豬》等。1997年,因病去世,他的文字卻經久不衰,王小波成為世人口中經常能夠談論到的作家。
有書迷甚至給王小波冠之以“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的稱號;而不喜者,批評他是斯文掃地的“文字流氓”。
實際上,王小波確實也飽受爭議。當代的文壇,誰都想將他劃分進某一個新潮的學派里;可誰都不能,或者說,不敢完完全全地給王小波一句確切的蓋棺定論。
王小波像是一匹捉摸不定的天馬,顧此寫彼,說東寫西。他把思想融進文字的大海里,每一句話的機鋒和幽默都潛藏著朝氣和活力,沉痛和壓抑的背后卻有著人性的浪漫和光輝。每本書的筆觸之下,讀者都確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瘋癲背后的理智和哲思。
就好像你和王小波都坐在云南鄉下的谷靶場,吃過午飯,閑來無事地交談人生,以及人生背后的秘密。這時的王小波倒不是一位人類思想的導師,用偉岸的身姿和堅定的目光告訴你答案,然后拿起紅色的剛戳子把道理印在你的臉上。
事實上,他不太正經,甚至有點嬉皮笑臉,擠眉弄眼地談到一些看似不關緊要的事情,直接觸擊你懵懂的心靈。
二、誰是豬?
比如,王小波會在《一只特立獨行的豬》里講故事,講一些無關痛癢的故事。他曾經在云南插隊的日子里喂過的一只豬。這只豬和大多數的豬有些不一樣,就像《動物莊園》里的豬一樣,他擁有自己的思想。
王小波親切地稱呼他為“豬兄”,這位“豬兄”敢于打破一切人類所設置的不合理的規則和制度。人們尤其喜歡設置生活,也喜歡設置其他動物的生活。
飼養場公豬和母豬應該像沒有感情的生育機器那樣配對、繁殖、產仔,他們的孩子又會重復他們的覆轍,成為新的一批生產者,亦或者是任人宰割享用的肉食。
其實這樣的豬生,對于“豬兄”來說,他是不太喜歡的,甚至可以說是很抗拒的。為什么呢?因為他有思想,他知道什么是適合自己的 ,什么是可以打破的,什么是作為豬本身就擁有的。
他會為著自己的天性和自由而奮斗。當人們想要騸了他,滅去他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權利,使他成為飼養場萬千公豬中的一個的時候——他會露出獠牙,跳出一米多高的柵欄,任何人都不能接近他,他的警覺和機敏為他獲得了自由的可能性。
但是,僅僅是這樣,豬兄也未免追求太低了一點。他還有著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他不和那些在飼養場泯然眾豬的同類廝混在一起,吃著豬潲水,吃喝拉撒都在一個圈里,成為人類的附庸品。他天氣好會跑到房頂上曬曬太陽,會吃“細米糠熬的粥”,還會模仿各種叫聲。如果不是四條腿走路,“豬兄”大概也和人差不多吧——
可人類的規則和紀律的,“豬兄”的不以為意遲早會被規則找到,強制讓他接受,無論規則和設置是否是合理的,亦或者是符合豬的“天性”和“權利”。一只破開規則的豬,勢必會得到相應的“懲罰”。
但是,誰愿意當豬呢?
誰又對“豬”有什么想法?
制定規則的一方,勢必會對接受管教者報以利益的索取,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這都似乎成為了一種定性。
先不說,豬兄最后有沒有真正地突破人類對他命運地圍剿和抹殺。就說,他生出的野豬般的獠牙和愿想真正的自由和天性,從而走向叢林深處的那份勇氣和決心。
這本身就很令人欽佩——他畢竟是一只特立獨行的豬。
三、誰特立獨行?
誰是一只特立獨行的豬?
誰都不喜歡豬,誰都不想當豬。
誰都想當人。
可《一只特立獨行的豬》里,“我”似乎更羨慕這樣一只特立獨行的豬。
重點不是豬,而是特立獨行。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里的豬和豬兄所構成的社會,是一個被設置好的社會。畢竟,“對生活做種種設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設置動物,也設置自己。”處在這樣一個被設置好的社會環境里,一個人也好,亦或者是一只豬也好,他們很難真正地打破設置,擁有改變命運的勇氣和力量。
相對于挑戰未知的恐懼,人更喜歡傾向于群體的穩定和可預測性,這種安全和確定也就成為了一種枷鎖。就像豬為了向人類獲取生活和繁衍的資源,而不得不淪為人類圈養的奴隸。
而人又陷入了新的怪圈里,成為規則和強權的奴隸。
話說回來,如何特立獨行?
打破現有的束縛和圈套,豬兄舍去了很多東西。他不會和他的同類一樣沉淪,他是一個徹頭徹腦的豬中異類,他也沒辦法傳遞自己的思想,也沒辦法和他的同類交流,他是孤獨的。
他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品質和天性快樂,他愿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盡管可能會受到強權和規則的打壓,甚至帶來滅頂之災。他又是很有勇氣的,他向往屬于自己的自由。
雖然,前路面對的浩瀚森林可能會更加的兇險和復雜,但是豬兄所在意的只是讓自己回歸天性和自由,他長出獠牙在幽暗卻自在的森林里闖拼未來和希望。
他是特立獨行的,也是孤獨的,也是一個異類。人類覺得他怪誕,同類覺得他freak。“我”和諸多知青卻無比地羨慕他的勇氣和智慧,他的非凡,他的放蕩不羈,他的驚世駭俗,他的坦坦蕩蕩。
誰特立獨行?
誰又真的敢獨行且特立,生活在自由的國度里?
王小波寫的豬,看的人,笑的是規則和強權,愛的是特立獨行的自由精神。反正,荒誕的故事里總有清醒的人們在發笑和沉思,笑一笑,明天或許還是那樣?又或許有點改變呢?
笑。
(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