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海以后,李叔同與母親商量,便租下了一棟二層小樓。
小樓的規模,自然是不能與天津李宅相比,只是王鳳玲,卻心滿意足,因為這里沒有了另外三個太太,還有李文熙的頤指氣使,也不必要看誰的臉色行事,更不用聽閑言碎語。
俞氏和以前一樣沉默寡言,很自然地打掃了這樣一個新家。
這棟二層小樓重新粉刷了,庭院雖然不大,但都是按照他們的喜好布置出來的,院子里栽滿了花草。
王鳳玲成了太太,看花,聽戲,日子過得也美美的。
俞氏每天下午為李叔同袍之一壺普洱,再準備幾點小點心,這小點心來來回回就這么幾個模樣,日子這般也挺好的,但李叔同卻感覺到了索然無味。
他認識了幾個舞文弄墨的朋友,并親自寫詩送給了對方,好讓對方知道,有一個李家三少爺。
李叔同找來自己早已做好的自制信箋,在這張中間畫著兩個連成環的圓圈的信箋上,用篆體小字一筆一畫的將小詩謄寫下來。
李叔同的字,舒展勁健,筆意開張,多方折、側峰、翻轉,精美中不乏厚實,奢華中有不乏凝重。
寫好之后,將信箋折疊整齊,裝進信封,讓仆人送了出去。非但如此,還要加上署名成蹊的名片,讓仆人一并送了過去。
李叔同有才情,再加上有俊美的容顏,以及李家用之無度的資材,他終會在大上海,顯示出了屬于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