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教育戰線上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不擅長懲奸除惡,不擅長救死扶傷,我只是一個平凡的老師,教書育人是我的職責,我就像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在不顯眼的角落里,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我不會用名利來衡量我的價值,因為老師這份職業一向清貧,但我為之奮斗的教育事業卻是國之根本;我不會讓我知識的清泉變為一潭死水,因為我知道只有源源不斷的清泉才能給學生一杯活水,我知道我為之奮斗的事業關乎祖國的未來。
這22年來與學生相處的溫馨片段依然歷歷在目:孩子們上課前在講臺上放的幾顆潤喉糖;孩子們擔心我坐完月子上課勞累特意挑給我坐的凳子;孩子們齊聲喊:“我愛語文,我愛語文老師!”;孩子們畢業前夕抱頭痛哭;孩子們畢業多年后出現在家門口……我從不曾羨慕家財萬貫之人,因為我比他們更富有。
1999年9月我被分配到邊遠小鎮一一甲子鎮,在一所普通的中學當一名語文老師。從此,三尺講臺就是我戰斗的崗位。我的工作很平凡,也很普通。每天帶領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陪伴他們克服困難,健康成長,盡最大的努力讓他們成為國家合格的接班人。
我的崗位很小。我的工作職責是備課,上課、改作業、改試卷、家訪、與學生談心等,這些都是很普通很渺小的工作。但是當我看到班上學生的成績一點點提高時,當我看到班上后進生漸漸明白事理,愿意努力進取時,當我聽到我們的工作得到廣大家長的肯定和認可時,我真的感到很欣慰。
我懷揣著“改變家鄉的教育”這宏大的理想,在教育之路上奮力前行。記得第一年當班主任時,任教的班級學生的升中成績兩科總分大部分在100分以下,且班里有16個孩子是留守兒童,他們讀小學時逃課、上課搗亂、滋事打架是家常便飯,為了摸清孩子們的性格特征,更好地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我帶著兩個班長走訪了全班所有學生的家,對每一個孩子都深入的去了解。從開始當孩子們的知心姐姐,厭學的想方設法提高他的求知欲,基礎差的晚上免費給他輔導,缺少陪伴的晚上把他帶回家里與我一起學習。記得那時班上最調皮的留守兒童小盛,我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都收效甚微。有一次,他沒來上課卻沒請假,下了課我立即去他家了解情況,他奶奶告訴我,他感冒發燒了不肯去看醫生,摸到他滾燙的額頭,我急得眼淚往下掉,連哄帶騙把他載到診所,當醫生說要打針時,他竟抱著我哭了,那是他第一次打針。后來,他成了班里的紀律委員,幫我管理整個班上下課的紀律,那一屆三年我們班每個學期都獲得“文明班”獎。在教育學生過程中,我更多注重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培養。二十二年的教書生涯,我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問題學生,曾有過失望,有過委屈,有過誤解,有過淚水,但從不后悔。我相信自己微薄的力量能拯救一個個缺愛的孩子,雖然不能讓每一個孩子都功成名就,但是我至少能讓他們健康成長。當一個個孩子帶著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滿懷希冀的走出校園,我的心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說到“苦”我是深有體會的。當一個好老師真不容易。改不完的作業、理不清的班級瑣事,操不完的心。白天在學校忙了一整天,夜深人靜時,我還在思索著用哪種更好的方法去幫助某個學生。
和平年代,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我們能夠立足于本職崗位,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每走一步,每做一件事,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蔡元培指出:“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教師這份職業是我畢生的最愛,在這塊土地上我收獲了珍貴的師生之情,實現了我的理想,我還要以無限熱忱與激情傳承師道,立德樹人,以實際行動為教育事業,為黨的事業奉獻終身!
詩云:“熱心師教守甘貧,德品崇高任苦辛。璞玉藏石經細刻,李桃豐碩歷描皴。育人雕棟圖國盛,植樹成才報黨恩。弟子三千皆立業,天涯海角謝師尊。”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真實寫照,這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民教師應為之奮斗的目標!當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是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懈的追求。
我驕傲,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自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