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
競爭的概念:個體或群體間力圖勝過或壓倒對方的心理需要和行為活動。
雙面性
同自己的競爭,面對競爭中的挑戰能夠讓你發揮出最大的潛能,那么這是有益的競爭
若是將你的自尊同獲勝聯系在一起,或是利用競爭使別人屈服,為了塑造自我形象,與他人進行對比,那么這就是一件壞事兒了。
家庭氛圍
家里孩子們的壓力其實有時候蠻大的,獨生子女有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壓著,非獨生子女有自己的哥哥姐姐或是弟弟妹妹作為“標桿”影響著。
雖然父母認為自己對于每一個孩子的關愛都是平等的,然而表達出來的就是“好孩子”會得著更多的愛,理解和耐心。
他們沒有那么高的覺悟領受到父母是一碗水端平的,他們會因為自己所看到的,所經歷的來收到教育,不論對于被偏愛還是不被偏愛的哪一方,這都不是一件好事兒。
為什么呢
1.“隔壁老王”家的小孩,因長期被光芒籠罩,理所當然覺得自己可能確實比其他孩子表現的更好。另一方面害怕失去自己身上的關注,會更加的努力要守護住這份優于他們的獨特本領,害怕別人超過自己,認為別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敗。
2.被長期打壓的孩子,要么失去自信心,破罐子破摔,走上叛逆少男少女的道路,要么就對于另一類孩子本能的產生敵意,但內心深處很自卑,相信自我價值需要通過比較和競爭中實現,但有不屑于表現。
學校氛圍
學校的排名等級制度,表面上是為了激勵學生努力上進,實則讓學生只注重成績排名,并不重視學習的質量,在一個很差的環境當中,只要排名不太靠后,不太丟面子,就可以了。
能做什么
教育孩子跟自己比,每天比昨天的自己超越一點點,積累下來就是極大的進步!合作更勝于競爭,在乎別人,看到別人的成功,同時也在乎自己,希望看到自己的成功,能夠由衷的欣賞別人,培養十分富足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