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于童年的記憶,有些人記得很清楚,記憶的內容也很連續,但有的人對童年的事情幾乎沒有記憶。為什么會有這種差別?
依照神經生理學的解釋,人幼小的時候,腦神經發展得還不夠完善,所以連續記憶有問題。
依照精神分析的解釋,除了神經生理學的解釋,還有心理原因:有些事情帶來了太痛苦的體驗,所以被我們壓抑到潛意識中。這是一個人保護自體的一種方式。
深藏在潛意識里的痛苦體驗很難被觸及,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覺知到它們,就意味著療愈的開始。
2
覺知的體驗,正好和性、攻擊性與全能自戀聯系在一起。
例如,恐怖癥的本質,是攻擊性的問題,并且多是因為自己和父母間有了嚴重的攻擊與報復傾向。如果意識到這個就太失控了,所以要投射到有類似隱喻的事物上去,就是把“壞父母”和“壞孩子”投射出去,而保護“好父母”和“好孩子”的部分。
3
如何得知自己是否壓抑了攻擊性?
一種方式是看看自己的恐懼感和內疚感。如果你太容易恐懼被別人攻擊,那既是因為你怕被攻擊,也是因為你想攻擊別人,這是找到自己攻擊性的一個線索。如果你太容易內疚,這也是因為你心中藏著濃烈的攻擊性。
最簡單的觀察是,如果你自己嚴重沒有攻擊性,你不能正常地保護自己和家人,不能簡單直接地表達憤怒,這都是缺乏攻擊性的直接證明。
要好好去擁抱自己的攻擊性,就要去覺知自己的恐懼與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