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最近不怎么格外地強調“要快樂”這件事情了,可能是無意中發現不強調的時候也在悄悄地快樂生活吧。
因為體重上漲得厲害,加之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不想再拖著臃腫的身材迎接所有未知了。所以每天會有意識地控制食欲,也會在睡覺前一個固定的時間點跳減脂操來出出汗。
雖然體重下降的還是很慢,但是在出汗的過程中,卻發現好像有了某種“不經意的堅持”。
這可能也是最近的快樂之一吧。
最近的生活說起來也挺單調的,不固定的時間出門去上班,因為公交實在擠得過分,所以有時候早出門一會兒避開高峰,實在磨嘰的時候就卡著點走進辦公室。
工作上也沒有像年前一樣好像每個項目都在爭分奪秒,反而落得了一些劃水的時間(雖然我其實不管多忙總能找到機會劃水);到點就跑的時候發現沒有項目在身后追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情。
下班回去和小姐妹一起準備第二天要帶的午餐,雖然都是普通的飯菜,但總能吃出一些幸福和驕傲的味道。
我太浮夸,總喜歡在做完自己的“招牌炒面”之后,看著她們吃得歡快,然后等待夸獎。
也有偷懶的時候,菜的味道就不那么好吃,就會說“希望炒菜的時候放一點愛喔”。不太愛吃外賣了現在。
做完飯,似乎剩下的時間除了等睡覺,沒有別的可利用之處。但開始跳操了以后發現,對睡覺前的時間有了一絲期待。
每天固定時間點換好衣服打開視頻,雖然也有偷懶的時候,但是兩個人相互鼓勵或者刺激一下對方,立馬就開始了,跳著跳著來了狀態,就覺得出汗是一件好舒服的事情啊。
跳完操洗漱,然后靠在床上翻翻書,這也是我在無意識的期待中居然也堅持了一些時日的活動。
最近在看《山月記》,起初這本書里最出名的一段話應該是“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p>
我被這話感動和激勵過,翻開整本書之后,也在某一天被另一段更加貼近目前心境的話鼓勵到:
“所謂時間,實乃人之作為也。這個世界,整體看來似乎是毫無意義的,但作用于具體之細節,就有了無限之意義。你首先要將自己擺放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上,然后投身于適當的作為。今后,你要完全拋棄不知天高地厚的‘為什么’。除此之外,你別無獲救之道?!?/p>
我就喜歡問為什么,似乎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出個意義才繼續做下去,所以有很多半途而廢的計劃。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感覺到苦悶和壓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然后繼續焦慮好久。
最近很少寫東西,也幾乎不思考,不問“以后怎么辦”這種話,反而就在做一些讓自己覺得有所增益、不是在浪費時間的事情。
就像上面提到過的“不經意的堅持”:每天跳操,即使是上稱之后體重依然變化不大,但我甚至有點點享受出汗的過程;每天翻一翻之前積攢的書單,沒有一躍成為文豪,也不會被之前“一個月要讀幾本書”這樣的計劃捆綁,整個人輕松又平和。
也會被人催著考試——考公、考研,考所有大家覺得對未來有幫助的考試;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對這些意味不明的催促,因為我也覺得自己好像應該去考。
工作上也沒有那么積極,被前輩覺得不求上進,明里暗里提醒過很多次。會覺得很難,可做著做著又覺得也不過如此。不喜歡目前的工作,但我確實想做好它。
“在此處就做好此處之事”就是這個道理。
馬克·吐溫說:“為什么你坐在那兒,看上去就像一個沒寫地址的郵封?”我前段時間也經常這么問自己,甚至覺得迷茫是一種罪過。
但是靜下心來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又覺得,即使還沒有地址沒有方向,但該做的事情還是應該做好。
就像近期的天氣一樣,沙塵和霾一前一后接踵而至,每天好像生活在老電影中一樣,但生活還在繼續。
雨后的天空雖然彩虹還沒出現,但是陰霾散了,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