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時期,裴行儉奉命出使西域,其中裴行儉曾經做過一任西州長史,這次奉命出使,其中一個重要人物就是消滅阿史那都支。
阿史那都支經常騷擾邊境,給邊境百姓造成巨大的損失,其他部落也請求高宗消滅他。但是這次唐高宗沒有給他一兵一卒,他只帶了幾十個隨從來到西州,當地的官吏和百姓到郊外迎接他。
到任后,裴行儉招募了當地富戶和土豪地主的子弟上千人,全部充當自己的隨從,他聲稱天氣正是大熱的時候,并不適合遠行,要等待天氣涼爽后,再出使西域。阿史那都支偵察到這一情況,于是不加防備他。
有一天,裴行儉召集龜茲、毗沙、焉耆、疏勒四鎮的胡人酋長,對他們說:“從前我在西州時,和你們一起打獵,十分痛快,現在還想尋求往日的歡樂,誰愿意同我一起打獵去?”
胡人子弟很高興,都爭相要求跟隨一起去,于是他又召集到將近萬人。裴行儉佯裝打獵,整編隊伍,數日后便兼程迅速西進,此時,他手上已經有了一支萬人的騎兵隊!
當裴行儉到距離阿史那都支部落十多里的地方,先派遣與阿史那都支親近的人去向他問安,表現出安閑無事,并不是要討伐襲擊他的樣子,接著又派使者急召他前來相見。
阿史那都支原先與李庶匐說好的,等到八月的時候,一起抗拒出兵唐朝的使者,可是突然聽說唐軍到達,一時想不出對付的辦法,只好率領子弟出來迎接,阿史那都支就這樣被擒獲。
接著又用阿史那都支的令箭召集他屬下諸部的酋長,把他們一起押送到碎葉城。然后挑選精銳騎兵,輕裝前進,日夜兼程前去突襲李庶匐。
進軍途中,意外俘獲了阿史那都支從李庶匐處返回的使者,以及與他同行的李庶匐的使者。裴行儉釋放李庶匐的使者,讓他先去通知李庶匐,說阿史那都支已經就擒,李庶匐聽說后,就投降了。
參考《資治通鑒唐紀18》
評論
裴行儉真是了不起,阿史那都支部落加上李庶匐兩個部落加起來有好幾萬人,讓他不費一兵一卒,緊緊憑借當年的威望和關系,聯合一些當地土豪子弟就輕而易舉的化解了兩國的危機,真的是太威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