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梁在關鍵時刻被免職和中國乒乓球隊重要隊員退賽是最近的熱點。大家一方面在討論體育總局和乒協關鍵時刻換將,另外一方面很多輿論在又在討論這里邊的兄弟情義和有血性問題。但大家都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退賽的影響和其中的商業契約精神問題。
一、贊助商的利益誰來保障?
作為世界頂級賽事,中國公開賽說到底是一個商業賽事。而我們可以輕易的看到,這其中贊助商主要都是實體經濟企業。他們贊助本次賽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賽事的在中國的超高人氣來提高本企業和相關產品的推廣價值。退賽后造成的負面影響和商業價值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對部分斥巨資贊助本次賽事的實體經濟企業,在已經很困難的營商環境下更是雪上加霜。畢竟他們都是沖著全華班奪冠和影響力來的。中途退賽后這些贊助商的利益如何保障?這對中國公開賽本身的品牌價值是有損害的,未來的中長期的商業影響也是有的。某種意義上講未來贊助商會更慎重的贊助這項比賽,而本屆贊助商是否會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追索相關的損失也是個未知數這應該納入到整個事件的考慮中。
二、按照市場經濟運作誰都說不過去!
現在不論責備體育總局還是個別運動員,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如果按照市場經濟的做法中國乒協以及整個中國賽組織方都擺脫不了相關經濟損失的命運,而本身這次退賽對于相關的運動員也有負面的影響,尤其對他們的廣告價值。出場的時間以及最后是否奪冠對未來的廣告商都是重要因素。所以此事對賽事、協會、教練員和運動員的后續影響從商業角度上講肯定是一個多方共輸的結局。所以大家在當初做決定的時候也要考慮到贊助商和對他們的負面影響。
三、不管是誰,任性就要付出代價!
這個事件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商業社會和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做任何決定都會有潛在的成本,所以必須在決策的過程中充分考慮相關的成本。任性決策在市場經濟和商業社會是非常不劃算的。任性就要承擔相關的成本這是一個基本的規律希望對各方都能夠充分考慮。總之,不管是哪方誰對誰錯,做了就要認賬!
本文由“小汪回頭看”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