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如《偷影子的人》般溫暖的封面與書名,卻籠罩著《風之影》那樣詭異的氣氛,作者加思·斯坦將馬克·李維流暢的文字表述和卡洛斯·魯依斯·薩豐緊湊的情節構架結合在一起,加注自己恰逢其時的氣氛渲染,注視著那個《穿過森林的男孩》一步一步,揭開那場看似毫無聯系的“家族‘瘆’事”。
生日前夕,十四歲男孩崔佛跟著與母親分居的父親回到位于這片古老森林的祖宅——里德爾大宅,仍舊年幼的他本以為不再有母親陪伴的日子是因錢財引起,并天真地想著父親賣掉這所大房子后就能讓父母復合,但很明顯,這只是他一廂情愿的孩子心態……
在崔佛試圖挽回家庭的過程中,區別于同年齡人的敏感讓他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家族一段不為人知的戀情,而這場禁忌之戀的主人公竟是他如此熟悉之人,他無法讓自己停下去深究的探索,同性戀、亂倫、漸凍癥……甚至遇見了一個上百年的孤單鬼魂,每個家族成員似乎都不像表面看到的樣子。
爺爺、姑姑、爸爸之間關系的復雜不明,家人之愛、情人之愛的界限模糊不清,這場始于希望的一個人的旅程,包裹著哀怨、憤怒 、控制、傷痛與曖昧的氣息,隨著腳步,踢踏、踢踏……踢踏、踢踏,一步一步飄散開去,接著震驚、消化、嘆息、明了,每個人的過往夾雜著真相慢慢浮現、日漸清晰。
原來這早已不是想象之中的家族,它看似龐大也的確附有深情,卻早已在內里破碎不堪,一張巨大的網粘合一代代人的愧疚籠罩在父親身上,一樁樁罪行、一筆筆債務如卸不下的重擔扼住他們的咽喉,這深藏在古老大森林的靈性呼喚、這暗藏在百年大宅中的波濤暗涌
它用一個男孩的視角,告訴你這個華麗、令人難以忘懷的成長故事。每一頁伏筆都牽引著你進入讓人驚愕、敬畏和悲憫的人類境遇;每一曲阻礙愛流動的戀歌,都證明著愛一直存在;每一次哀傷的人物剖析,刮裂開生死、家庭、親子與人心。
“一個人要不要對他父親的罪孽負責?”疑問、反問,然后喚醒希望,"愛不是握著拳,而是松開手。”作者加思·斯坦以人類最初的樣子(孩子)帶著希望(人性)出發,然后讓他經歷了他人一生都不會經歷的家族‘瘆’事,最終又回歸希望(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