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里有一堆很新的書,有的只翻了幾頁,有的還從來沒有讀過。很難想象,每天都可以抽出時間讀完一整本書。更難相信,每讀完一本書都可以寫出一些自己的感悟。下了很多次決心,抽出固定的時間,把想做的事情做完,經常被其他的事情,耽誤了下來。加入清單營,每天正真去做了,好像跟想象中有很大的不同。
“時間”這個小妖精
常常有這樣的感覺,忙碌的時候一天做了很多的事情,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沒能去做;然而休息的時候,又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了,想做的事情最后好像都沒有去做。
加入訓練營的第七天,是一個美好的周末。因為知道周末的工作安排比較緊張,所以在前一天晚上抓緊睡前時間把書看完了,并列出了清單的大綱。早晨早早起床,把內容補充完整,然后利用午休的時間,修改上傳,頓時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感。可是第二天休息的時候,卻拖到了很晚,才把任務做完。
時間是一個磨人的小妖精,你善待她,她便會發揮出極大的價值;你忽視她,她便悄悄溜走,不留痕跡。
“開始”做就好啦
計劃看起來很完美,然后也僅僅只是計劃而已。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不停的改變,沒有完美無缺的計劃,更沒有永遠適用的計劃。重要的是開始去做。
小學開始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從簡單的敘事到優美的抒情,從一兩個句子到一整篇文章,日記一直是睡前必不可少的活動。偶然整理筆記本,發現近來的內容大多是情緒的堆疊,少了點清晰的條理,也少了上進的力量。
從什么時候開始,除了工作和生活,就不再有其他的興趣愛好了呢?一直口口聲聲說要改變,可是又真正為此做了什么呢?總是糾結該如何去做,怎么去做選擇,不去做又怎么知道哪一種是最適合的呢?訓練營期間,特意挑選了一些平時不太會看的書籍,認真的讀完,有了很多奇妙想法,停滯的思維好像又被重新激活了一般。
不管怎么樣,先“開始”去做吧,在“過程”中慢慢的去調整就好啦。
“努力”會被看見
聽過了太多的箴言鼓勵我們堅持不懈,太多的時候我們總急于得到結果。
什么時候自己也能變得那么厲害呢?該怎么做自己才能變得那么厲害呢?大多數人看到別人成功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感嘆。知道怎么做了就會去做嗎?試著做了就會堅持下去嗎?結局的種類那么多,不努力憑什么會有好的結果。翻看自己寫過的內容,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差異一目了然。且不說文筆和內涵,單純從字里行間中,便能夠看出當時完成任務的態度是認真還是敷衍。
不要心急,付出的努力,一定會被看見。
“練習”反復實踐
做任何事情都要多練習才能熟練。
自認為是90后新一代,玩的轉各種常用軟件,卻在打卡程序上走了彎路。自認為沒離開書本太久,寫清單毫不費力,卻在落筆時表達不出想說的意思。想象和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習慣都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穩定的行為特征。好的習慣,自然會帶來好的結果。此時,你所得到的是之前練習的結果,此刻你所練習的會在下一刻體現出結果。
那些看起來毫不費力的事情,都經過了大量的反復練習。
“創新”改變一點點
突破現狀,打破常規,敢為人先,勇于挑戰。
“創新”這個詞語聽起來特別高大,一直覺得離自己非常遙遠,普普通通的自己,能夠在什么事情上做到創新呢?可是無論多么知足的人,都會有對于自己的生活現狀有不滿意的地方。希望有一種力量可以幫助自己突破現狀,讓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
新年的計劃里面,有一項是要清空書架,把積攢了太久的書重新閱讀,然后歸類整理。開始還能興致勃勃的做讀書筆記,不久便慢慢懈怠下來,對自己的筆記各種不滿意,最后徹底扔在一邊了。訓練營期間,采用了新的“清單體”來完成書筆記,非常好玩的方法,特別適合快速閱讀梳理書中的重要內容,同時記錄自己的觀點,不知不覺就能完成了。
做不下去的時候,不防換種方式,“創新”或許可以每次只改變一點點。
十天不知不覺過去了,十本書被歸置在已讀的位置上,有點小小的成就感。十天里看到了老鐵們各種各樣的文字,學習到了很多好的寫作方法,了解到了很多新鮮的想法。這是一段精彩的旅行,下一段還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