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村上春樹的多產讓村迷們都很開心,每隔一段時間,總有新書上架,而且必然在各大書店的最顯眼位置上。
我曾經以為,村上之所以努力寫寫寫,是為了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就如同小李子不斷地拍電影,終于拿到了小金人。我猜想,總有一些人不希望小李子拿獎,而這些人也必定是小李子的粉,畢竟大家總覺得拿到獎以后,心愿已了,就沒必要讓自己那么拼,接一些簡單的戲就好了,像《荒野獵人》這種在惡劣環境中拍戲的場景就沒必要再考慮了(不過也許拿獎以后更拼了也說不定),總之人就很有可能跳進舒適圈中。
直到讀完這本《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以后,才明白,村上春樹之所以定期地出書寫小說,是因為他熱愛(說了等于白說)。
這似乎否認了作家們純潔的寫作目的。當然,大多數人一定是熱愛著寫作這件事才成為作家的吧,這種長期懟自己腦袋的事情還是有點吃力不討好,更別說作為一種營生。
村上春樹不停地寫,全因享受寫作帶給他的心靈釋放,享受這種長期性的精神寄托,也享受一本本成果帶給他的自豪和感動。
這對于許多作家來說不可思議,必定有很多人經歷靈感枯竭、提不起筆的低谷狀態,但就從村上春樹的自白中,似乎從來不存在這種作家們的特殊痛苦。
那么,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村上春樹長篇小說的寫作方法論,看看他平時是如何克服這些作家們甜蜜的憂傷的吧。
“憑時間贏來的東西,時間肯定會為之做證”
寫作,本身就是一件長期的腦力活,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和定力,肯定難以繼續。
首先,你得和時間做朋友,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 ? ? ?有太多人,其中也包括我,自以為是時間的掌控者,事實則是牢牢被時間牽著鼻子走。
寫作中,養成一種規律性的習慣就顯得很重要了。不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節奏。學習中,你需要沿著預習-學習-復習的路子走,制定好每個部分需要投入的時間,然后重復進行;工作中,你必定先要做好計劃,繼而去實踐,去檢驗,去修改,最后得到成果;寫長篇小說,不是一日兩日能夠完成的活,哪怕精力再旺盛,靈感再充沛,人的精力除去睡覺的8小時,也就剩下了16小時,這其中還要吃喝拉撒。所以必須每天定量地抽出時間進行寫作,不可多也不可少,久而久之養成了這種習慣,即便有一天想法盡斷,也能從習慣中汲取一些門道來。
你付出的時間,一定不會隨時間的消逝而消失,存在于你的筆下,存在于你精心刻畫的人物當中。
信馬由韁也不是壞事
念書的時候,我們經常被老師灌輸寫作前先打好框架的理念,光是寫一篇800字的文章就要羅列一大堆證據和數據,更別提長篇小說了。
而村上寫小說卻從來不制定框架,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結局的走向不到最后一個字便全然不知。這也難怪他會把寫小說當做一個輕松的事情。
這種信馬由韁的寫作方式是一種沒有明確導向性的寫作,卻也極大地考驗了寫作者的能力。要做到收放自如可是很難的唷。
盡管如此,試想一下,假如你開始了一項長篇小說的寫作工程,你給自己做了一天寫5000字或者一天寫一章的計劃,并且完全根據提前設定好的架構走,今天必須把一段感情寫到轟轟烈烈或者一定把一個人寫死,這樣的做法似乎大大限制了寫作者的思維,他只能在框架里面磕磕碰碰,完全成了框架的傀儡,當突如其來的靈感來臨的時候不能自由地攫取,只能和主人公以及讀者交代:啊,對不起呀,我也只是照著提前設定好的想法走,雖然我很想讓他這樣這樣但他只能那樣那樣。
一部作品,不論是電影或者書籍,作品中的人物盡管沒血沒肉,但至少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這種人格的塑造不是提前設定出來的,也不是馬上就能見分曉的,是隨著故事的深入和環境的推進逐漸變得明朗起來的,直到最終成為一個值得反復推敲的人物,被大眾牢牢記于心中。
做減法,而不是加法
我以前覺得,寫作前,素材一定是積累得越多越好,這樣才不至于在寫作過程中找不到舉例論證而苦惱。但事實則是,往往提前翻閱過多的資料,反而無法動筆,因為你覺得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挖掘,最后找不到一條真正讓你想要踏足的線路。
這個時候,應該拋棄一些多余的素材,輕裝上陣,才能讓作品從輕盈變到豐盛(可別忘了還有后期的修改,前期提供主線最重要)。
對生活的觀察,會幫助你塑造更豐滿的人物形象
任何想象都不是憑空冒出來的,物質決定意識。作家們與其說是在創造人物,不如說是將現實中的人物搬到了書里。當然,特定的人物一定是由好幾個甚至幾十個不同的人中誕生的。這就有點像東拼西湊,每個人身上的特質都汲取一些,最終湊出了這個主人公。
與拿來主義不同的是,寫作者必須糅合這些不同的特質,直到主人公的任何一個舉動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為止(性格使然)。
當然,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大多數人無法成為作家,究其根本,還是在于走馬觀花似的生活,哪怕告訴他細心觀察,他也只能說出個一二而且是很表面的特征。
村上春樹認為他寫出來的東西很自我,但要知道的是,他的自我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上。一個人光靠關在家里不停想象是寫不出什么所以然的,即使寫出來,讀者們看了也會索然無味。一個沒有任何色彩的主人公(沒有色彩的多崎作當然是有色彩的)不會受到待見。
后期修改
這一部分直接整理了村上的修改方法和時間點。
一改(耗時1~2月):一稿完成后,擱置一周。從頭到尾進行一次徹底的改寫。前面說到的信馬由韁的寫作,必然導致許多地方前后矛盾不合情理。千萬不要舍不得刪掉不合理的部分,也要及時地增加新的插曲。
二改:一改完成后,再擱置一周。依然從頭到尾地改寫,不過更著眼于細節描寫,將難以理解的語句轉換成更易懂的文字。
三改:二改完成后,擱置半個月到一個月。交于自己最信任的人(村上交給了自己的老婆,他認為老婆的角色永遠不會變),這些你信任的人懂得你為何如此寫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當對方提出合理或不合理的意見時你都能毫不猶豫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認同并進行修改,或者不認同然后進行修改。通常情況下,修改完后的文字一定是比前版要好的。
最后,就把改完的作品交給出版社的編輯吧。接下來,來來回回的校對和修改可能數不清了,但事情已經進行到這一步,已無需擔心結構上的事情了,只是在一些細微的語句中反復斟酌,這些已經無傷大雅了。恭喜,你的一部長篇小說就此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