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聲音最美#
我在彩虹花為你讀詩,二零一七年十月三十日
隨導師來到大山深處校區(qū),現場與孩子們一起誦讀詩歌,一路足跡與三門峽盧氏和靈寶。
第一站是三門峽盧氏馬耳巖小學,來到教室裡,首先入簾的是孩子們乖巧而又期待的眼神,一個個小人兒都端坐在課桌前。時老師的一聲:孩子們好~ 迎來孩子們的雀躍歡呼:時老師好!由我和朱老師擔任助教,開啟了我們的晨誦課。
第一次在萬重之下操作課程內容播放,背對著孩子們,耳側就能聽見他們的讀詩聲
一年級的孩子們上高段的課程雖顯吃力,但在時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讀的朗朗上口,教室裡的老師們也一直在協(xié)助。一整堂課下來,孩子們興奮的意猶未盡??
此行之前早已準備好的彩虹花徽章,把這份愛的標誌為每位孩子們戴上。這是一群“幸運”的孩子們,他們在時老師課程的學生班機裡第一個戴上彩虹花徽章。
留影紀念這難忘的時刻。
告別三門峽馬耳巖小學,下午來到三門峽市互聯網+教育經驗交流會現場,全程直播,在線參與的老師達3800多人,這是互聯網時代面向全國的獨特的會議方式。
三門峽調研會上,湯敏老師發(fā)言讓我印象深刻:
在互聯網下,看到了大山孩子的變化。從今天上午馬耳巖小學五節(jié)公開課,看到了中國教育的希望,尤其看到了村小教學點的希望。讓越來越多的像馬耳巖一樣的村小也能享受到優(yōu)質的互聯網資源。“讓所有孩子享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現在很多農村的家長不惜代價的都把孩子送到城里去上學,就是為了讓孩子得到和城里孩子一樣優(yōu)質的教育。如果我們把更多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運用互聯網到的形式引進偏遠貧困地區(qū),讓農村的孩子在青山綠水的家鄉(xiāng),就能享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短短幾句深深地說到要點,互加計劃就是在做這樣一件事情。
十月三十一日:靈寶五畝窯坡小學之行,在前去的路上發(fā)生了小意外。導航走錯方向,導致耽誤一個小時,由此錯過了時老師給孩子們現場上課,但令我敬佩的是時老師坐在車裡,行車在顛簸的山路上拿起手機給孩子們上課互動。
時老師:孩子們你們好,孩子們:時老師好。
這樣一句重複兩年的問候,不是輕描淡寫。時老師的每一個晨讀雖然只有短短20分鐘,但是背后每一次備課付出是3個小時間乃至更多心血,堅持每天呈現高質量的課程,這是一顆父母心。這是一種博愛精神。永遠都會記得時老師說:“我現在怎樣對待別人的孩子,將來別人也會善待我的孩子”將心比心。
中午12:30我們來到靈寶中心小學,參加座談會:互加計劃河南行第二站靈寶五畝鄉(xiāng)中心校,參觀了三個學校后,12:30全體領導與來賓召開座談會,直到2:00結束后才午餐。大山里,為了鄉(xiāng)村教育,為了多一點機會給大家交流,每位發(fā)言的領導和老師都有精心準備,每一言都直面問題。一群潛心做教育的人,令我敬佩。
互+計劃公益課堂,以互聯網的力量傳播受益全國各地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