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歸八里橋,感覺分外不一樣,那里是鄉下,再也沒有省城的喧囂和熱鬧。
萬籟俱寂中,秋蟲在夜空下啾啾地鳴叫,為寂寞的空氣增添無窮靈動的氣息。
夜幕掩映下,那輪急于沖出烏云的圓月終究還是放棄了最后的掙扎,乖乖地躲在那里,拼命吮吸雨后清新的空氣。
院子中那一抹暖暖的燈光,映出灰子歡快雀躍的身影。灰子是我們的看家狗,一身栗色的毛光華柔順,大型犬特有的身型看起來威武雄壯。
每逢大家聚在院子里的時刻,便是灰子最幸福的時光,它不斷地嗅嗅這個小女孩的褲腳,再任性地去招惹小男孩那調皮好動的圓潤小手,不時發出嗚嗚的歡呼聲,仿佛期待著它的小主人們能常常與其在一起廝守。
是啊,這個了不起的灰子,經年歲月的守望中,是它一直不離不棄陪伴在二位老人的身邊。想必它也是孤獨的吧,只希望這熱鬧的時光久久不散才好。
三層小樓,在夜的蒼穹下,山野的空曠中,是那么的挺拔,硬朗的線條仿佛在訴說著他的剛毅和頑強。看著這個凝聚全家心血的樓房,心中如有波濤洶涌。
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一棟房子寄托著一家幾代人的喜怒哀樂,承載著父子兩代人的光榮與夢想。
聽到我們要返家,老太太把整個屋里屋外都拾掇得干凈利落,這就是我想象中的家原本的面貌。
回到臥室,雖然明明知道他們把地都拖過一遍,我還是拿起抹布,里里外外把一塊又一塊的地板磚擦了一遍。
說來也怪,每次回到這里,我第一件事就是打掃,一遍又一遍,連一根頭發絲也不放過。不知道為什么,仿佛這里也寄放著我的夢想似的。
二十年前那個剛步入社會的年輕女子,是否曾渴望有一方凈土安放自己的青春?是否在骨子深處希望那個夢幻般的家庭場景有朝一日變成現實?
一遍又一遍地擦拭地板,就像是撫摸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一般,所有的夢想,所有的寄托,無不體現于斯。
接納自己,悅納生活所賜予我的一切,這個為之努力N年的時刻終于與我相會。此時此刻,在生日即將來臨之際,終于悟得生命的可貴,親情的美好,愛情的甜蜜。
感恩父母,感恩公婆,感恩兒女,是你們給予我現有的一切。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在想,此時此刻這些都是完全真我的寫照。
或許,我本如此,只是自己的雙眼蒙塵,把自己陷于黑暗之中。還好,現在感悟還來得及,一切都不算晚。
吃過晚飯,一家子老老少少十幾人圍坐在廂房,或閑聊,或看電視,端著碩大的不銹鋼碗,就著從菜地現摘輝的青菜,有滋有味咂摸著生活的味道。
我雖不能融入他們的話題,但并無不適之感。這樣淺淺地看著也挺好。
那是他們三代人最親近的時刻,我知趣地躲進小樓成一統,繼續未完成的文藝范兒,酸的也算,畢竟我也有自己的天地和追求,總不能把孩子和先生一直綁在我的身邊。
他們有我,他們也有原本屬于他們祖孫三代的安和祥樂。
2018年秋日
這是幾年前的舊文,今日讀來,頗多感慨,錄入簡書,以資紀念。
先生也有感而發,贈小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