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主題營開營,迎來了貓叔分享的第一場人生創(chuàng)業(yè)大課。開場的發(fā)問振聾發(fā)聵,你想成為朋友圈中的牛人嗎?當時我內心第一時間浮出了堅定的聲音:想!
什么樣的人可以算做牛人呢?
牛人就是那些知道并且真正做到的人。
入貓群之前,經常會妄自菲薄,自我否定。
而有一天,我竟意外的發(fā)現,自己也被推動著進入了牛班。
后來,我進行深刻梳理,可能是我的利他力還算好吧!在共讀主題營推動班里9位小伙伴進行分享,開啟他們線上分享的旅程!制作打卡海報101張!
我敢于承認,我想做,并且真的做到了!
為什么要努力成長、進步變得更好呢?
蔡康永曾經說過: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風景。
在體制內,有一份穩(wěn)定,但我也會經常問自己:脫離了學校,我有什么立身之本?我希望推動他人更好,我先要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如何能夠牛到機會找上門呢?
第一,找準方向。
戰(zhàn)略中偷懶,行動中很慘。因此,想要擺脫“看起來很用功”的沒有可感知結果的低效努力,必須要找準方向。
這個方向要足夠細分,有剛需市場,你有能力去做,這樣才能更高效的去賺到錢。
第二,保持專注。
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未來就在哪里。
向專業(yè)人士請教找準適合自己的方向、領域,然后就是聚焦,一段時間集中精力只做一件事。比如極致女王Queenlin分享,在提高演講水平的路上,曾經全情投入、死磕自己輸出1分鐘音頻,做不到不罷休!
這份專注助她火速成長,兩次登上極致踐行者大會的舞臺!
第三,持續(xù)努力。
一件事情付出常人三倍的努力持續(xù)做,定會跑贏大多數人。
我的行動計劃:
剽悍牛班趙昂老師分享的那場,我積極參與,看到了自己的愿景,做一名體制內老師的同時,做一名家庭教育的培訓者!
1 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發(fā)文章、評職稱;
2 3-5年內參與一些認證課程;
3 通過讀書會、拆書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高效學習法,促使他們人格完善;通過微信群等形式給社會人士傳播科學的育兒觀。
努力常態(tài)化,加速長成想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