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見面,在討論七夕禮物的時候,她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我們姑且稱故事的主人公為小穎吧。前幾天是小穎的生日,她提前幾天跟老公說生日禮物想要一個蛋糕,強調了好幾次。
可是老公那天忙完回家兩手空空,小穎很生氣,也很失落。她老公雖有愧疚,但也不樂意,我前段時間送你鉆戒你都沒反應,一個蛋糕至于這樣嗎。誰知道小穎聽后非要和她老公離婚,說老公不愛她,根本不把她的話放在心上。
難道這就是終極吃貨的表現,在吃貨的眼里,美食永遠是排第一的。一個朋友聽完迫不及待的發言。可是鉆戒賣了也能買很多吃的嘛,何必這么較勁呢?
可是小穎也不是所謂的吃貨啊,她對食物沒有那么強的熱衷,平時都是差不多就行。其實她就是一個有蛋糕情結的人。
在西北重男輕女的環境下,她的出生并沒給家庭帶來希望,父親從沒有抱過她一次,母親對她淡漠如空氣??墒堑艿艹錾蟮拇鼍筒皇沁@樣的。
家里喜氣洋洋,弟弟滿月那天,奶奶請了很多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給弟弟當干爹干媽,紅色的毛線編成的滿月鎖掛滿了弟弟的脖子。
有次家里沒人,她在家照顧弟弟,弟弟已經是會爬的年紀了,常常在床上橫行無忌,她就在低頭玩起了自己的小玩具。撲通一聲,一個四仰八叉的小孩掉在她面前,咧著嘴大聲地哭嚎。
弟弟沒事,她因為照看不周,被媽媽在外面干活撿在手里的石子扔過來砸破了額頭,即使現在成年了,那個疤還有印跡在。
她過生日一碗面一個雞蛋。弟弟就不同了。一碗面兩個雞蛋。后來有次弟弟過生日,媽媽拿回來一個圓圓的盒子,里面裝著像大面團一樣的東西,不過比面團更柔軟,放到嘴里甜甜的,不用嚼都可以化了,她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墒沁@個叫蛋糕東西只有弟弟過生日的時候有。后來為了能吃到這么美味的東西,她也開始盼望弟弟的生日。
長大后大家慢慢覺得生日吃蛋糕有些俗氣,不再流行。可是小穎的心里,蛋糕的魅力一直在,尤其是別人送的。
鬧完離婚,小穎和老公靜下心來談了一次,當老公知道小穎的故事后,承諾以后每個生日都買蛋糕給她。
生活中提到送禮物,很多人都以為女生們想要鉆戒,包包,玫瑰花。這些象征著愛情被商家越炒越熱的禮品成了男人們表達情誼的首選。可是如果你愛這個女生,你愿意去了解她的需求嗎,而不是采用懶惰的形式主義。
還有一個問題,女生天然看重感情,那女人感受被愛的方式一定是收到禮物嗎?
我大學室友婉兒有一天跟她老公抱怨,結婚生子兩人都沒自己的世界了,感覺感情也受影響了。
她老公想想也是,婉兒當初和他結婚的時候因為經濟困難沒有辦婚禮,生孩子還在租房,天天沒這個家精打細算,所以他想了想就買了個蘋果7送給婉兒。
拿到手機婉兒一臉不滿,你這不是亂花錢嗎,而且她也不看重電子產品非讓她老公退回去,可是她老公覺得這么做很沒面子,堅持不退。想靠近的兩個人就此僵持下來。
在兩個人一次深談后,婉兒告訴她老公她想要的是兩個人輕松地相處,后來兩人決定手機留著,在攢錢去國外旅游一次。
表達愛有很多種,只要是另一半想要的,有利于兩個人感情甜蜜的,為何一定要是套路中的禮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