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對于每一個愛讀書的人來說閱讀都是一種十分有趣并且重要的事情,但是閱讀也是有技巧的,我在連續三個月堅持每周讀三本書后,突然發覺,我對我最早開始看的書籍的印象已經變得非常模糊了,于是我在網上搜尋各種讀書的方法,偶然間發現書友們推薦《如何閱讀一本書》,便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來讀這本書,接下來,我就把我的讀書心得和在這本書中所獲得的方法整理出來,供想提高閱讀質量的書友們借鑒。
? ? ? ? 真正的閱讀應該是不借助于任何外力,以自己的能力與頭腦來對字句進行更高層次的理解,不斷的挑戰自己的理解力,盡可能的讓自己與作者的觀點思想達到一定程度的吻合,這就要求我們要向更有思想深度的作者學習,意思也就是說我們要讀好書。
? ? ? ? 讀書要讀精,不是讀的越多越好。要把一本書讀好讀透,讀出作者告訴了我們和沒有告訴我們的思想觀點。在這我想到我之前一周讀三本書,雖然說數量多,但是質量卻不高。所以要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的讀書方式。
? ? ? ? 主動的閱讀。現在快節奏的閱讀資訊與傳播媒體削弱了我們閱讀的主動性,被動的吸收了他們強加給我們的既定思想,導致我們自主閱讀和思考理解能力下降,因此,我們應該主動的去閱讀一本書,也就是要帶著問題去讀書。那接下來我就說一下書中關于各個層次的閱讀方法。接下來我歸納的閱讀方法是適用于閱讀論說性的書本,也就是說一些理論書籍和實用書籍,比如說《如何閱讀一本書》就是一本實用性的書籍。
? ? ? ? 閱讀的層次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基礎閱讀。所謂基礎閱讀就是能夠無障礙的流暢的閱讀書本,也就是說能夠認識書中所有的字。這一點我相信只要是讀過小學的讀者應該都做到,但是還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讀文言文,面對那些晦澀的文字我們就要借助輔助工具了,比如說字典。
? ? ? ?第二:檢視閱讀。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并隨之清楚這是屬于哪一類書。想做到這一點,首先我們在拿到一本書時,先有系統的粗讀略讀。
? ? ? ? 比如說先看看書名頁,研究研究目錄,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忽略了目錄,一本好書的目錄頁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理解書中的基本架構和內容綱要。
? ? ? ? 其次,將書隨意的翻一翻,挑一些看起來與主題相關的章節來讀一讀,然后依照書的性質和復雜的程度,用不同的速度來讀,碰到難讀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思考直接略過,集中精神在看的懂的地方。
? ? ? ? 最后就是自我要求了,也就是你在略讀書的過程中,要提出問題,并且嘗試回答這些問題。比如說,這本書在講些什么?作者想要傳達出的想法是什么?作者所說的是否有道理?這本書給了我哪些啟發?和我有什么關系?在不斷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之間,就能夠不斷的接近作者。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閱讀的習慣,要在真正的閱讀實踐中去踐行,這才能成為一個好的讀者。
? ? ? ?第三:分析閱讀。在做分析閱讀之前,首先要遵守我剛才說的前兩個閱讀方法。好了,現在我們要開始真正的去剖析一本書了。在我們粗略的閱讀了書本之后,就要敘述出整本書的大意,不管是用說的還是用寫的,都要弄清楚這本書的大意,一般用幾句話概括下主題和重點。然后就是列舉各部分的綱要,這樣有助于我們將書讀明白,當然,在做這一步的前提是我們要確定這本書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列綱要,以上是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
? ? ? 在完成第一個階段后,我們的第二個階段就是要和作者達成共識。首先,在文中,我們要與作者找出共通的詞義,然后找出關鍵句分析詞義,分析作者用這個詞的本質意義,然后再自己換一個與作者共通的詞義來轉換,以此來達到與作者的共識。
? ? ? 第三個階段就是要判斷作者的主旨了,也就是要詮釋一本書的內容。想要判斷出作者的主旨,首先,要注意到文章中字、句、段的關系,才能發現一個作者的共識,主旨與論點。而在句子中又要盡量辨認出不同的主旨,同時還要在句子中設法架構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當然這些能體現作者主旨判斷的地方,一般都是我們自己讀不懂的地方,所以我們就要運用上下文的關系來判斷作者的不同主旨了。然后將這些重要的句子中的主旨串聯起來,就可以判斷理解整本書中的主旨了。當然,在我們找出主旨以后,就要用與作者不同的句子來重新說明主旨,而不僅僅是重復作者的話,只有用自己的話來說明作者的主旨,才能夠說明你是真的懂得了作者的想法。
? ? ? 第四:主題閱讀。主題閱讀一般是適合于做課題研究的讀者去閱讀的方法,要研究主題閱讀不僅要讀一本書,甚至是要讀十幾本同類型的書籍才能夠研究的,而對于我們大多數的讀者來說,只要做好前三個閱讀方法,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作者想要傳達出的想法,從而達到和作者對話的高度,而我自己本身也沒有實踐過主題閱讀的方法,所以在這里,我先暫且不談主題閱讀。
? ? ? ? ?以上是我歸納出的關于閱讀的方法,但是我要再次提醒一下,以上的閱讀方法只適用于論述性書籍,如果你用上述方法來閱讀小說,故事的話這是非常浪費時間的,所以接下來我就來說一下閱讀不同書籍類型的方法。
如何閱讀實用型的書籍?
閱讀實用型的書籍,重點在于去做符合切合實際的行動。實用型的書籍一般都是在給我們提供經驗,讓我們在某一方面得到提升,比如《如何閱讀一本書》就是在教我們怎樣去提升我們的閱讀質量,但是如果你讀完這本書之后,卻不依照書中教給我們的經驗去做,那其實你讀完之后,并沒有從書中學到些什么,你只是多讀了一本書而已,并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
其實閱讀實用型的書籍和我們之前歸納的閱讀論述性的書籍的方法大致是一樣的,就是要提出問題,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本書在談些什么?文章的主旨與論述是什么?內容真實嗎?與我有什么關系?閱讀實用型的書籍就是要在閱讀過程中回答這些問題,并著手去做。
如何閱讀想象文學?
閱讀想象文學和我們之前談的大有不同,在想象文學中,不要去找文章的主旨和論述,也不要去找與作者的共識,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將想象文學作品分類,你讀的是小說、戲劇,還是詩呢?在弄清楚讀的是哪一類作品之后,抓住整本書的大意,從而進一步的發現整本書各個部分是如何架構的。
如何閱讀小說?
小說的構成一般都是情節、人物、和背景。在我們讀小說的時候我們要融入小說的情境當中,去發現每一個事件與人物之間的細節,明確作者帶給我們的世界是在以怎樣的方式運轉。
如何閱讀故事書?
閱讀故事書,首先就是要快讀,全心全意的去讀,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讀完,如果你讀一本故事書要用幾天的時間才能讀完的話,你早就忘記前面的情節是什么了,因此一定要快讀,讀完以后再回顧,了解事件的關聯和活動的前后順序,這時候你才能夠理解作者這樣安排的意圖是什么。偉大的小說能夠平息我們的焦慮,能夠讓我們在情境中找到迷失的自己。
如何閱讀歷史書?
閱讀歷史書不能局限于一本書,我們應該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歷史,我們對自己感興趣的歷史事件和時期,都要盡可能的讀一種以上的歷史書籍。當然閱讀歷史書籍,我們不僅要關注過去,更要關注現在,這樣更能探究出現在的我們為什么會有此行動的原因。同樣的我們要從書中了解到歷史與我們的關系,每一個讀歷史的人都該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從而以此來影響我們的行為。
? ? ? ? 現在我把我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所做的所有筆記都整理完了,其實在讀完這本書之后,回顧我之前的閱讀方式,才發現我真的沒有從我讀過的書中學到些什么,這種低質量的閱讀其實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所以,希望所有和我一樣愛讀書的書友們能夠掌握正確的讀書方式,真正的在讀書的過程中獲益并提升自己。
? ? ? ? 就像書中所說的,一個好的作者肯定是一個好的閱讀者,當然,一個好的閱讀者,肯定也可以成為一個好的作者。愿愛讀書的我們都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