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為而不害;圣人之道,利而不爭。(《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二十大報告,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提出來黨的二十大主題,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嗯這個作出了全面部署,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
二十大報告,是黨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
黨中央的號令已然發出,新時代新征程鳴笛啟航。
正所謂號角已吹響,部隊要出發。面對數年來孜孜以求、翹首以盼“我心向往之”偉大時代偉大征程,一個真正心系家國天下,以學習、踐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使命的傳統文化志愿者,必當欣然相應、大有可為。
一、提高認識,提高站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二十大報告是一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綱領性文獻,同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智慧結晶、成功寶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轉化的典范之作,或者說就是活著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部現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是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建設、發展的行動綱領,同時是每個中國人特別是傳統文化志愿者未來一個時期的人生指南、前進方向。
作為中國人,人人都是新時代新征程上的戰士而非看客,不學難免迷失方向、落伍掉隊,故不可事不關己、茫而不學;作為傳統文化的愛好者,有如此好的學習范本與機會,錯過實在可惜,故不可葉公好龍、畏而不學;作為有志于踐行弘揚傳統文化、治國平天下的志愿者,生逢其時,得遇大道團隊行道世間、巍巍大道廣傳天下、中華文化重煥光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步向前,不學無以明使命,不學無以當大任,故不可眼高手低、慢而不學。
二、認真學習,深刻領會
二十大報告融馬克思主義精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于一爐,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與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歷史現實未來于一體,言簡而義深,不可一目十行草率而過,務要一字一句認真研讀,并參閱輔導資料,力求讀通讀懂;再聯系當今中國與世界的實際,聯系自己學習、生活、工作的實際深入領會,把握其精神實質、指導意義。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學記·禮記》)
在學習過程中,或許會發現自身在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社會主義、歷史(特別是中國近代史、黨的歷史、新中國史和改革開放史)、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學習廣度、深度、精度不夠,失之片面、殘缺、粗糙、淺陋,以片段為全貌、拿皮毛當精髓、把知見作證量;進而對照黨的成功實踐,檢討、反觀到個人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學習推廣服務等方面缺乏感恩心(特別是對黨和國家缺乏感恩心)、慚愧心、恒久心、責任心、定力、耐力、行動力,以致自以為是、自高自大、悠悠泛泛、得過且過、雷大雨小、進一退三、習性難改、成長有限:從而增進全面學習、深入消化、深度反觀、深層凈化的自覺性、主動性與積極性,讓自身進入一個全新的良好的學習、成長狀態。
三、積極分享,廣泛宣傳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首先,發揮傳統文化團隊現有書院、讀書會、講師團等資源優勢,并采取線上學習、外出培訓、聘請專家進來講學等方式,組織大家開展深入的學習、研討與分享。
其次,就二十大的深遠意義、三個務必之要、十年成就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立場觀點方法、黨的中心任務及其實施步驟、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特性、新發展理念、從嚴治黨、大國外交、科教興國、人才培養、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若干主題,由講師團老師、骨干志愿者擔綱,重點備課、試講。
最后,在宣傳部門指導下,線上線下并舉,對外舉辦二十大精神公益研討班,或走出去面向其他團隊或社區、鄉村、機關企事業單位,用上黨課、道德講堂等方式進行分享、開展宣傳。
四、從我做起,腳踏實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百年輝煌、十年成就都是靠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篳路藍縷、櫛風沐雨、胼手胝足、流血流汗奮斗出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必須通過無數的犧牲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才能實現。作為新時代中國人,我們使命在肩、責無旁貸;作為傳統文化志愿者,我們尤其任重道遠、舍我其誰。
從我做起,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經》第二章),我做到了、做好了,整個世界就好了。
從當下做起,做好每個當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學》)。
從認真學習做起,學中用、用中學、知行合一,聚能量、長本領、強實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添磚加瓦。
從敢于擔當、勤于服務做起,傳播真理,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從小事細事易事做起,從助老愛幼、和睦鄉里、凈化環境、保護生態做起,為精神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平安中國建設、和諧社會建設、鄉村振興等貢獻力量。
從敢于自我革命做起,每日數問“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柔致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治國愛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道德經》第十章),生命不息,自我革命不止、自我凈化無休,為天地增添一份安定、清靜、祥和的力量。
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經》第七十七章)
滴水成河,眾河成海。讓我們以主人翁的姿態、行道者的情懷,匯聚每一片感恩之心、每一聲助威吶喊、每一點奉獻付出、每一份責任擔當、每一絲心靈凈化、每一步生命成長,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滾滾洪流,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