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說:“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跡。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興廢,王謝的風流,秦淮的艷跡。”
南京,這座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盛譽的城市,我一早就對其情有獨鐘,不僅僅是來自于張藝謀執導的影片《金陵十三釵》的神秘,還有源自長期各類書本讀物的熏陶。一曲箜篌揚千古,一水情懷夢江南。
決定奔赴南京的想法來的很突然,也是真正意義上毫無準備的說走就走的一次旅行。四月時分清明已過,沒有如常的細雨紛紛,倒是陽光明媚微風熏人。初至南京,這座與眾不同的城市帶給我的感受很是獨特,莊嚴、愜意、古樸也繁華。
南京地鐵的便捷程度令人嘆為觀止,僅是周末,地鐵站的乘客亦是絡繹不絕,人群中低頭看手機的青年學生,提著公文包行色匆匆的上班一族,還有拖著行李到處觀望的游客,都將午后的時光和熱情與這座城市輕輕揉和。
踱步在植滿梧桐樹的道路旁,頭頂粗壯的梧桐按照規則認真地排列著,像是在以它們的方式歡迎遠道而來的我們,春日微風和煦,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
我們徒步走向聞名的總統府,天氣許是太愜意,在人潮熙攘間忍不住摁下無數次快門,迎著風飄動的五星紅旗在以藍天為背景的曠野里肆意張揚,置身于這處規模頗大的江南園林里,我們致敬先輩,緬懷歷史。
在這座別有味道的城市里,最愉快的經歷便是和朋友并肩騎著自行車,看兩旁風景徐徐后退,路過一棵又一棵梧桐,越過一個又一個路牌,伴著涼意的風時不時撞個滿懷,我們在街頭巷尾飛快穿梭,像沖破繁世束縛的馬兒,也似極力擁抱大自然的小鳥。
南京的共享單車種類有很多,提前下好相應的APP就好,這種新穎的交通方式很符合我這種不喜歡坐車的人的需求,一路騎單車到雞鳴寺,并非信奉亂力亂神之說,只是每到一個地方,都喜歡去寺廟凈土上一炷香,祈愿家人朋友歲歲安康,禱告來日風定橋平以此安心。
在雞鳴寺里有許多慕名前去祝禱的游客,一路至上,在頂層的建筑處可以看到對面的古城墻,不得不嘆之其設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精湛。
晚上我們就著夜色去了夫子廟,最是美食街人流量特別大,許多店都已排起長長的隊伍,橫穿夫子廟對一眾美食大飽眼福后,來到了著名的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腦海里突兀冒出劉禹錫的詩句來,一草一物都似從前,散發著古樸的香氣。
老門東也有不少值得推薦的美味,雞鳴湯包和牛肉鍋貼都算得上網紅級的佳肴,比起分門別類的美食,老門東還是不折不扣的拍照勝地,各種建筑擺設和古典古韻的巷子,被大家提及諸多的“好一朵茉莉花”也在于此,大半夜還有人背著單反在這兒逗留。
十里秦淮燈火燦,樓臺亭榭繞河堤。秦淮河作為金陵的標志,是定要去一睹風采的,如今的秦淮河有著與時俱進的獨特絢麗,既有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古代仿景,也有美酒佳肴歌舞悠揚的現代情調。這厚而不膩的秦淮水,只讓人忽而忘我,再難覓一方如此閬苑仙境。
若是趕上荷開的時節,玄武湖“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盛景是不容錯過的,還有中山陵和南京博物院,一一造訪過才知歷史浩蕩。去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心情是異常沉重的,除了感受人潮擁擠外只剩下人人滿臉的肅穆和滿眼蒼涼,整個紀念館用不同的方式展現了侵華日軍罄竹難書的罪行,墓地廣場上滿是碎石和殘垣斷壁,明晃晃的和平大鐘警醒我們時刻銘記歷史,不忘國恥。
這座于細微處,于廣博間,都昭告著歷史,也預示這未來的城市,值得我們去用心體味、去感知。除了莊重和古樸,南京留給我最為深刻的印象便是文藝,為了方便拍民國裝,我們特意去了散發民國氣息的雍園,一花一草,以及住戶建筑,都讓我以為重回二十世紀民國年代,這里有許多咖啡館和書店,也有口碑爆棚的青年旅社,絕對是拍照的寶地。
別人家的大學我們去了東南大學的四牌樓校區,還有南京大學鼓樓校區,拍到了明信片的同款風景,南京理工大學我們是慕名“奇幻森林”景觀而去的,沒有趕上暴雨后的最佳觀賞,但也一睹風采,隨之我們也去了南京航天航空大學,每一個學校都有著它獨特的姿態。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于南京而言,我們終究只是過客,但短短幾日,卻也足以讓我對這座城市傾心,一覽它的前世今生和浩瀚壯闊,是真的驚艷到我。辭去歸來,金陵城帶給我的回憶,久繞心間,不曾遠離,他日重逢,再一睹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