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團隊重視產品經理的職位,boss就是產品經理的現象越來越少,當然boss還是平臺最大的產品經理,但是本身的額角色定位已經很明確在戰略決策,而不是產品細節的把控。那么我們就來講講產品經理是干嘛的,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想做這個職位。
什么是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是距離boss最近的職位,這下懂了吧。
產品經理的角色出現的很早,但是真正被大家所熟知應該是互聯網普及后,出現在大量的互聯網公司的一種角色。公司內部大家通過產品經理了解產品的細節和動態,外部的宣傳也是通過產品經理對產品的描述來定義產品的功能和賣點。
作為互聯網公司,無論是面向C端還是B端,都需要有自己的產品提供給用戶,通過產品來傳達價值,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通過用戶獲取盈利。那么,產品是什么,長什么樣子,能干嗎,是如何被實現的呢,怎么讓用戶知道并付費就是產品經理應該干的事情。
如何入行?
產品看著很光鮮,其實很苦逼,一定要熱愛這個行業和崗位才不會被困難所嚇倒或退縮。
多和同行和前輩交流,多加些群或線下的論壇組織活動去真實的感受下。
定期多做競品分析報告,找找感覺,練練手。
多和運營、開發的童鞋溝通,看看他們是怎么工作的,只有了解他們,你才會和他們一起工作合作。
產品經理的基本職責有哪些?
產品經理的基本職責:需要了解并整理需求,并把需求變成具體的解決方案,并協助團隊把方案實現出來。既要把控整體節奏,又要明確具體細節,要和市場、管理、技術、運營、測試、營銷結合和溝通好;既要抬頭看路,又要低頭干活;既要受得了別人當面的批評,又要承受別人背后的責罵;既要能甩鍋,關鍵時候還要能背鍋。總之,有功了boss 領導有方,團隊共同努力;有過了,產品經理你過來下,我們好好喝喝茶聊聊天。
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有哪些?
產品經理每天都要關注行業動態和市面上新上的產品的新聞和行業觀點,保持對產品的新鮮感,另外每天都要對行業競品進行體驗,以便隨時掌握行業走向,可能一個小的功能就能決定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當然這些事情最好是利用工作之余來做,上班時間本身就不夠用所以就浪費上班時間啦,了解完行業動態后做到心中有數便于和老板和同事交流。到公司后要積極地整理部門對接過來的需求,看看產品需求匯總表中的需求是否有更新和變化,哪些變化,新增還是刪除,優先級怎么變化,具體表述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樣,如何理解。這些信息上的變化先自己消化下,然后再找相關負責人去一一核實,確保你的理解和對方的真實需求是一致的,最好當面和對方商量出來個初稿便于對產品的認同達到最高級別,在商量的過程中一定要評估做這件事的價值在哪里,價值大不大,如果是某個功能的改進則復用性和擴展性大不大。之后返回部門把最新的需求及解決方案拿到內部和其他產品同事討論確認,并和開發同事溝通需求目的和業務邏輯,確認開發同事知道你要干什么事,以及這個事的難易程度和評估自己的開發資源后,就可以開始著手做事情了。先是把需求的具體定義和目的轉換成業務邏輯和產品定義,形成需求文檔和產品原型,開需求評審會通過,然后交給UI去解決界面和布局的問題,邀請提需求的同事和開發的同事一起參與這個階段的評審,通過后寫出詳細的需求文檔作為備案和以后統一修改的資料,開發同事給出開發周期和開發資源的配比。開發完成后要配合測試同事一起把產品的bug和需要改動的地方優化好然后交給運營同事上線。如果有運營通過活動配合上線,則在活動期間內一定要注意活動數據上的變化。總結活動期間的效果,同時注意更新需求總表中的需求規劃,多找找感覺和思路,注意總結自己的產品風格和做事的方法。
5-工具有哪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高效率的完成工作,肯定要先準備好自己的大刀才敢沖進戰場。
行業資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36Kr、虎嗅、創業邦、行業資訊網站等信息渠道
信息溝通:qq、微信、企業微信、釘釘、OA等辦公軟件和行業溝通軟件
原型工具:Axure、磨刀等
作圖軟件:PS等
需求整理:思維導圖、Visio等
需求管理:表格、石墨、有道、專業需求管理軟件
數據統計:百度指數、google指數、行業統計分析
輔助工具:花瓣、阿里圖標
5-遇到問題怎么辦
作為一個新人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心理問題、溝通問題、思路問題、能力問題。
通過以上描述的工作場景,其實你可能已經發現了,工作強度不算大,畢竟一個新人也沒人要求你體現多強的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所以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把心踏實下來虛心學習,多學多問多聽多思考多總結。
首先,產品新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很多新人都是剛步入社會,身份角色的轉換速度慢,不知道怎么去溝通和獨立工作,所以造成心理壓力很大。其實這種心理壓力主要來源于:1-業務場景不熟悉或不熟練,2-專業知識掌握的少,無法正確的表達出來,3-初來乍到,怕自己說錯話或辦錯事,面子上過不去,4-性格原因,比較內向或自卑。其實這個心理問題是最好解決也是最難解決的,它不需要多高的技術層面,而且問題的解決往往是在一瞬間。如果是業務場景不熟悉不熟練,就多找自己的部門老大去請教產品的業務邏輯和行業的發展動向,多向技術老大去請教具體的業務邏輯和實現方式,多向運營老大去了解運營的節奏和運營的思路和工作方式風格,慢慢的積累總結自然會提升自信。如果是專業知識掌握的少而緊張,這個要放松心態,作為一個新人掌握的東西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多注意在工作中別人怎么去思考和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對工作的理解的,刻意去訓練自己的思維方式。如果是因為初來匝道抹不開面子,這個大可不必,產品新人發表意見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會說錯話,但是不要緊張和害羞,如果你的老大比較開明或許能從你的意見中給他找到意想不到的思路和新的途徑也未可知。如果是性格原因,那么首先要放松心態,你是來工作的,是用你的辛勤的汗水和專業技能來賺錢并幫助企業實現價值的,交到朋友更好,交不到也正常,把自己的價值和能力體現出來就好,對自己前期的要求和標準定得低一些,不要出現過高或不可能實現的期望。
其次,新人的溝通和表達能力比較差一些。這一點上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練多總結,最高級的溝通方式就是情感溝通和利益溝通,讓別人明確自己的利益有哪些,怎樣獲得這些利益,利益可以是指利潤、價值提升、人脈提升、地位和名聲的提升,總之要讓對方清楚自己在獲得好處。另外,一定要和對方的溝通獲得對方的共鳴,那么意見有分歧,但是結果也是要雙方都認同并且愿意執行的方案。
再次,思路問題也是新人經常犯錯的地方。沒思路或思路想不清楚,沒辦法系統化的想問題。這個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大局觀,要從大面上去思考,把所有的利益相關方的角色和出發點都拉進來去思考,有時候要有清零的意識,不要被現有的功能和結構所迷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結構化的思考方式,有重點有主次有優先級的考慮問題,另外多主要請教別人,不要把最好的老師放到邊上而自己視而不見,有時候自己想半天不如老師指點一兩句來的更透徹。
最后,能力差幾乎是所有新人的通病。能力差包括達不到想要的預期和用力過猛。達不到預期則自我反省哪方面阻礙了自己的發展,需要對方面進行加強訓練。而用力過猛則更多的是自己的表現欲太強,太想在別人面前證明自己,而忽視了周圍的形式和能力范圍,所以不管那種方式,都要正確的正視自己和周圍的環境,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才是最佳的學習方法。
6-工作總結
想要提升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而學習途徑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自己學習,快速成長,一直是請教比自己某方面能力強的人,快速的轉化成自己的能力。無論哪種,都要注意方式方法,向別人請教要注意對方擅長什么,有哪些值得學習的點和思路;自己學習一定要結合行業和別人的東西,不斷地積累,總結出自己的方法和思考和表達的方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多練習自己的大局觀,時刻把利益和價值放在自己的思考體系里面,這樣可以讓你更輕松的理解為什么有些好的點子但是會有人反對,有些不好的點子但是有些部門用的不亦樂乎,如何找到對方的突破口,迅速的拿下對方。
多總結,多做筆記,不斷的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可以是專業知識,也可以是興趣愛好,也可以是上下游的范知識。
利用業務時間做了點總結,希望對新人有用,同時也是對自己工作的一種思考和反思,很多公司的工作節奏和業務范圍不同,工作習慣和風格也不同,不可以用拿來主義直接套用,而是要摘取里面覺得有用的部分來看,覺得無用的地方就直接忽略過吧。時間比較倉促,有些詞不達意,希望各位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