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唱衰公眾號,說公眾號紅利早過了。
現在短視頻、直播火熱,公眾號打開率、增長率都極速下滑,很多人都懷疑公眾號還值得做嗎?
的確,公眾號現在打開率、漲粉數都很低,這是事實,現在做公眾號面臨的困境也越來越多。
比如:
01 用戶的閾值普遍升高,很難關注新號,即便關注了,也很少點開;
02 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
03 讀者對內容的形式以及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04 文字內容被擠壓,用戶的注意力極度稀缺;
05 大家現在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轉發率極速下降。
但,公眾號就真的不值得做了嗎?
分享一點我的思考~
01 我做公眾號的歷程和收獲
2021年我陷入了一場焦慮,覺得得做點屬于自己的事情,思考良久,我選擇了在公眾號寫作輸出。
一開始就只是想練習自己的寫作能力,因為覺得現在這個時代寫作表達能力太重要了,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誰掌握了寫作力,就相當于有了一把梯子,一個杠桿。
所以,一開始我只是想堅持每天都寫,鍛煉自己的寫作輸出力,同時讓自己堅持讀書寫作,拿回生活的掌控感。
在這個過程中,有很痛苦的時候,也有很想放棄的時候,甚至很多次,但幸好堅持下來了。
為了堅持做這個公眾號,我每天花至少兩個小時讀書,輸入,花兩個小時堅持寫作,一年多的時間里,專注在這兩件事上。
因為自我的覺醒,我意識到要有所成事,必須專注。
我們的時間、精力都很有限,而且具有排它性。
如果每天啥都想干,覺得什么都重要,一會做做這個,一會做做那個,那可能最后自己耗費了很多,還什么都做不成。
還會懷疑自己,我都這么努力了,每天忙忙碌碌,怎么還是看不見什么成果?
做成任何事,都需要專注。
與其什么都抓,不如讓自己想清楚,一段時間內該做好什么重要的事,要達成什么目標,然后把自己寶貴的時間、精力壓在這件事上。
想清楚了這個,我就壓在了讀書和公眾號寫作上。
一年多的時間,我打通了閉環,做了自己的付費產品,有了靠自媒體的第二份收入。
在很多人唱衰的時候,我下場堅持做了,也的的確確有了很大的改變和收獲,所以說,它的確值得做。
02 值得做并不意味著就只做公眾號
公眾號是依托微信存在的,而微信是目前用戶最多的平臺,或許有的人沒有抖音快手,但幾乎人人都有微信,只要微信存在,公眾號就值得做。
但是我們也需要明白:
公眾號值得做,但是不能只做公眾號,要結合其它平臺;
公眾號值得做,但是不要想做成多大的號,賺很多的錢;
公眾號值得做,但這是一場持久戰,看你有沒有那個耐心和耐力。
我們必須承認和認清現實,公眾號靠內容自然增長的確很慢。
而且在這個自媒體泛濫的時代,光憑熱愛、光憑埋頭做內容遠遠不夠,只有內容沒有運營,別人怎么知道你呢?
所以如果你也想現在入場做公眾號,分享幾點建議:
01 前期先專注做內容,提升自己的基礎寫作力,優化基本的封面、排版,提升自己的自媒體寫作技能。
02 選擇1-2個公域平臺可以引流,視頻號、知乎、小紅書、簡書、頭條、B站等等,但是別想著都做,選擇適合自己的1-2個慢慢做。
03 寫公眾號做內容是個持久戰,有輸入才有輸出,多看書、多看其它公眾號,增加自己的話題來源渠道,不然你絕對做不下去。
04 如果真的打算做,就多花點時間專注好好做,這個世界就是誰勤奮、說耕耘的多,誰收獲的就多。
05 內容做的不錯了,別只顧著埋頭寫內容,可以學點運營技巧。
說到底,公眾號只是一個內容平臺,即便沒做起來,你在這里積累的做內容的能力,遷移到其它平臺也是可以的。
無論什么平臺都只是短期,但是自己輸出內容的能力、堅持做一件事的能量才是真正的長期。
不要一開始就想著靠它賺錢,紅利過去了就是過去了,的確是沒那么好做了。
不如當做一張自己的名片,一個工具,在上面輸出自己的思考,學習到的知識,同時沉淀自己的內容,再多平臺分發一下。
堅持就是運氣,做的好了,運氣來了,一切就成了。
公眾號依然值得做,因為相比其它平臺,它的用戶價值足夠高。
公眾號依然值得做,但是不能只單一的做,公眾號依然值得做,只要你認真用心做了,總有收獲。
起碼有了積累,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