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學習作業姿勢不對,爬在課桌上的習慣很別扭。
很早就發現了,但是糾正效果甚微。就給他講了我同學調查初中女生長頭發的事情,然后讓他調查一下班里小朋友聽講和寫作業的姿勢。
他已經統計一個星期了,初步結論學習姿勢和學習成績有關聯。就是學習和表現好的姿勢標準,姿勢不標準的表現差。有個例,大部分符合這個結論。
他專門買了作文本。把每個同學都編了號,用1表示姿勢標準,用0表示不標準,用X表示亂搞。我看了眼,很認真。
既然這個初步結論有了,這在科研中叫立項。從這初步統計中找出了方向,為了證實這個方向就要加入更詳細的統計。現在先加兩個內容。
第一個內容:找出來姿勢變化的學生,學習成績有沒有相應變化。
第二個內容:是不是不同的課,會有相應的姿勢變化。
小家伙現在對這個課題已經很感興趣了。如果真能統計出來學習姿勢和學習成績有必然關聯,這可是一件很大的研究成果。一般老師和家長也要求學生的學習姿勢,理由是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和保護視力。這時候是建議性要求。如果真和學習成績直接掛鉤了,就要強加要求了。至少因為這份研究能讓大多數學生收益。
自己也是個樣本。你現在要給自己畫0,等你姿勢完全合格才能畫1。屬于姿勢變化這一類的學生。
統計研究有個特點,就是數據越豐富越能發現其中規律。一周多,只能看出來趨勢。一個月就才能發現規律。真想得出來科學的結論,得要有一年以上的統計數據。咱們先統計一個月。然后根據這些數據看看能找出來規律來不。如果真能找出來,你可就發大財了。
當時讓他統計的初衷是讓他自己認識到,然后改正。看這趨勢,怕是真要教他搞一個科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