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吃過不下幾十次酒席。中國式酒席名目繁多,諸如喜酒,滿月酒,剃頭酒,會酒,喬遷酒等等,小到生日,大到壽宴,只要你有錢有閑,就能吆五喝六。
要論酒席第一要害便是那可惡的“敬酒不吃吃罰酒”,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你是個人,就免不了一番勸酒。一般操作如下:
第一回合
壞人:“來來來,喝酒喝酒,今天高興?!?/p>
你:“好的好的。”
第二回合
壞人:“你怎么喝飲料啊,是不是不給我面子啊?!?/p>
你:“好好好。”
第三回合
壞人:“再來一杯,就一杯,我來給你倒?!?/p>
你:“謝謝,夠了夠了?!?/p>
第四回合
壞人:“你看我們都喝了,你動都不動,不夠義氣了啊?!?/p>
你:“我真的要開車。”
壞人:“不是有你老公/老婆嘛,他會開的。
你:“真的夠了夠了,不喝了。”
壞人:“哎,這就不夠意思了,酒瓶里就一點了,最后一杯?!?/p>
你:“謝謝,謝謝。”
第五回合
你:“我對酒過敏/我戒酒了/我老婆要說的?!?/p>
壞人:“哪有這樣的,來,喝”
? ? ? ? ? ? ? ? ??你KO!
哎,嗚呼哀哉!中國式酒局,由來已久,仿佛飯桌上沒有酒便不成席了。對男性來說,喝酒或許是雄性的象征,地位的彰顯,優越感的體現。
對我們女人來說,就比較痛苦了。
第一:從天性來講,我們相對酒量較差,不太會喝酒,也更容易傷身體。
第二:我們更顧家,要照顧家庭,如果喝得大醉回去誰來照顧呢?
第三:女人在酒席上喝酒,從來都是男性的陪襯品,意義在哪?
第四:為什么要喝酒呢?為什么要聽男人的話喝酒呢?喝醉之后呢?
我媽也經常讓我在酒席上喝點紅酒,剛開公眾號那會我還寫過一篇“媽媽,不要再叫我喝酒了”diss她。當然,她叫我喝酒也只是在家庭聚會這種相熟的場面上。
在外面,她是堅決不讓我喝酒的。
有次去外面培訓,有幾個領導請客吃飯,其中有個老師在某方面還比較有地位,不停勸喝酒。我錯就錯在一開始沒有堅決拒絕,之后抿了一口被勸,又喝了一口,后來就被迫喝了小半杯。(很多女性就是這樣的,哎)
真的很沒品了。好像在夜晚,幾杯酒下肚,人就像個木偶一樣,全然不像白日的道貌岸然,開著自以為好笑的玩笑,鍇著別人的油,說幾句葷話,拍幾個領導的好話。
其實想想,他們也是有些可憐的。
小嘍啰要辦事,自然得氣氛開了之后再說話,也容易開口;下級對上級,更是得笑臉相迎;主人更是要賓客盡歡,才顯得到位。
大家身在其位,卻各謀其事,可悲可嘆。
這種酒局真的很沒意思,飯不能好好吃,話不能好好說,也未必能夠辦成事。能辦成事的前提是你給的人情、資源、錢物有沒有到位或者你這個人本身有沒有價值。
很多關系也是如此,你以為堅如磐石其實弱的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