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微博上的熱搜,不由得一陣憤怒想要說幾句。
美女導演黃莉控訴:為什么要對施暴的父母孝順?
原來,她有一個暴力的家庭,父親打母親,母親就趁父親不在打她,從11歲開始淪為母親的發泄桶遭受家暴,34歲接受心理治療。
她用23年,去疏解那段在她心里留下的創傷,成為更好的自己;可她不愿意再花23年,去對帶給她苦難的父母盡孝。
這是一種不孝嗎?我倒覺得可以理解。
當我們還是幼童時代,父親就用如此殘忍的方式對待,痛下打手的他們,考慮過骨肉相連的親情嗎?在意過幼小的心靈會被傷害的痛嗎?
既然他們沒有,那么成年后的我們,又為什么要對他們盡孝。
那層所謂血緣關系的樞紐,早就在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痛打中,煙消云散了。
原生家庭孩子的存在,不是為了讓你發泄心中的怨恨,更不應淪為你施暴的對象。
昨天和一個女孩小云聊天,她就要結婚了,可她的男朋友卻不愿意回她的娘家。
他的原話:你家的親戚,都太不近人情了。
本以為是男生不孝,可細細聽她說來,反倒覺得她男朋友真的很疼愛她。
小云的父親去世的早,由母親將她和哥哥養大。雖然養育的親情血濃于水,可是哥哥和小云卻還是忍不住想要逃離。
去年的時候,小云因為意外出了車禍住院,一個人躺在病床上的她,十分渴望家人的陪伴。
然而她的母親,卻因為在街上閑逛聊天,深夜九點才將她的晚飯送到床前。第二天直接一個電話跟她說,你自己點外賣吧我懶得過來。
眼看著隔壁病床的女孩,只是簡單的掛個吊瓶,媽媽也一直在身邊噓寒問暖,到了飯點就有熬好的清粥送來。
小云忽然很羨慕,有這樣一個關心女兒的母親,她不用很漂亮很有錢,只要我脆弱的時候,一直在我身邊。
出院了以后,小云本想休養幾個禮拜再去找一份工作。
然而第二天,就被她母親拉著起來去二叔家的藥店工作。母親說,二叔對我們家幫助很大,你在店里要多幫忙多干活。
拗不過母親,拖著疲憊的身軀小云去了店里。
二叔心腸不壞,卻是個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加上小云又是個關系戶,在外人面前自然是更加嚴厲。
幾乎每天都會因為一點小事就落一份訓斥,久而久之,小云變得不愛在店里說話,也不想再去那里。
醫生說,她車禍的后遺癥有些復發了,伴隨著的還有輕微抑郁癥。
然而親戚們卻不在乎這些,小云請假的次數多了,他們就冷言冷語的說她仗著一點小痛小病就在家賴著。
就連她的母親,也絲毫不體恤她的病情,總是催著她去工作。
聊著聊著,我聽到那頭的她已經抑制不住的哭聲。
幸運的是男朋友很疼她,讓她在家養好了病再出去干活,也不用賺太多錢,輕松一點人開心自在就好。
我驚異于為什么一個母親可以對女兒如此冷漠,也心疼小云的抑郁癥得不到她的諒解,畢竟血濃于水的親情,才是她最想要的溫暖。
無獨有偶,上周雙雙也跟我說了她的原生家庭。
她說,能逃出來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他們家一共有四個孩子,生下姐姐的時候還挺受寵。
然而接連生下了她和妹妹,家里人覺得丟人,整日以淚洗面,還差點將兩個干癟瘦弱的女孩投河淹死。
若不是爺爺奶奶心疼她倆的小命,或許早就離開這個人世了。
因為計劃生育查的嚴,小時候的雙雙只能把爸媽叫做叔叔阿姨。
四五歲的時候,爸媽就出去打工做生意了,然而因為經營不善賠的很厲害。
好吃懶做的爸爸,脾氣暴躁的媽媽,總是在孩子的面前一言不合就打架,有時戰火還會蔓延到隔壁的叔叔阿姨,四人連環廝打。
小時候的她們看慣了這些,也就慢慢的麻木了。所謂家庭親情的溫暖,他們也只在爺爺奶奶的身上感覺到。
還記得小時候,他們不想讓女孩上學,覺得這就是浪費錢,媽媽甚至寧可多買兩雙鞋,也不愿意給她和妹妹交學費。
若不是每日哭著求著以淚洗面爸媽覺得心煩交了學費,或許也不會有雙雙的今天。
對她而言,那個原生家庭,就像是童年的噩夢,揮之不去。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爸媽都是平凡的上班族,曾經我也一度認為自己的家庭太過普通,可我從沒想過對于很多人而言,這是一種多么難得的幸福。
媽媽很疼我,總是事無巨細地照顧我,爸爸雖然有些嚴厲,但我也知道他是真心待我。
年齡越大,經歷的事越多,就越感幸運。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并不算很富有,但她給了我一個明媚陽光的童年,這恰恰是我在往后幾十年都賺不回的財富。
人們總說,家庭是無法選擇的,你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那不美好的一切。
可我卻覺得,如果原生家庭沒有做好善待一個孩子的準備,又何苦讓他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卻備受陰暗的折磨?
每一個孩子,都是墜入人間的天使,你可以不愛,但也請別傷害。
因為他們,不該被最親密的你們,抹殺對這個世界最簡單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