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大事,沖擊了不諳世事的腦袋,方才可能有點領悟。
雖然我已經三十歲了,記得年方二八時覺得二十歲都代表青春已逝,三十歲儼然都是老皮了,可是我真的覺得現在才明白了點什么,才覺得常常聽到的道理,原來,是這樣一番意思。
比如親人的離世,是什么概念呢?我們很小的時候其實就知道人又生也有死了。但是若不是親近的人,別人的離世,可能只是成為飯后的黑色幽默;別人的心碎,也只是事不關己的聽過而已。當陪伴你寵愛你幾十年的人忽然有一天走了,便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再也見不到了,是的,再也見不到。以前習慣的常常相見,常常聊天,常常吃飯,常常拌嘴,常常吵架,戛然而止。非經過不能理解。等艱難的過了以淚洗面的日子,生活又漸漸被忙碌淹沒,忽然又重復某個熟悉的言語,音符或者細節,再或者有一天可以忙里偷閑的發會兒呆,細細數來,我們竟然已經有那么多天沒有相見了,心酸不已,卻也只能抬抬頭,深呼吸,不讓眼淚流出來,因為這個疤自己心里有,其他的家人心里也有,不能提,不能揭開。
又能怎樣呢,最無情的莫過于生死離別。
之后,便更懂世態炎涼,更能理解別人,更能關懷別人。
常聽人說,生活還是要繼續的,誰離了誰地球還是照樣轉。這話對,也不對。沒錯,生活是要繼續,吃喝拉撒必然一天也不能停,可是心里的傷就從那天開始,要伴隨一輩子了,誰也不想帶著悲傷這件行李往前走,因為它太沉太折磨,可是你丟不掉,并且這輩子這行李只會越來越沉,越來越多,沒跑。
再比如孩子的出生,我挺慶幸自己是個女的,能夠有幸知道孕育一個生命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現在想想,孩兒在肚子里的時候真是傻缺啊,傻樂啊,想干什么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妖怪都羨慕的神仙的日子,感覺自己的肚子比十克拉的鉆戒都閃耀。出生后也是很長時間都恍惚著自己竟然已經是個媽了。
但是恍惚歸恍惚,傻樂沒有了。做母親確實是不容易的,在你身體有史以來最虛弱最想要酣暢淋漓睡一覺的時候,你得面臨著兩個小時喂一次奶,整覺絕對沒的睡了,再加上伺候屎尿屁的工作量,再加上猜不透緣由的哭鬧……這時候再看看因為盡其所能幫自己分擔了大部分瑣碎繁雜的家務的媽,由衷的感嘆,我得對您再好一點,再好一點。不僅如此,更感慨母親生我們那時候的條件,怎是現在可比的,沒有洗衣機,沒有空調,沒有網絡,沒有天然氣,沒有暖氣,沒有現成的方便的一切一切。
當適應了半夜起來喂奶,習慣了吃沒有太多滋味的每一餐,接受了孩子壓縮了跟丈夫談天說地的時間,看著懷里這個小人兒,這個小小的,像自己又像丈夫的柔軟的小人兒!想起以前種種的不夠努力,會后悔不已。因為,面對她,會想很多,會焦慮能不能產出足夠她吃的口糧,會焦慮自己的心情會不會影響到她,會想她這就開始了她的一生,會有多少苦難,會有多少幸福,她能不能闖過人生的每一關,能不能走好每步路。會忽然驚覺——我們,不可能陪她一輩子!她會看到我們的結局,帶著我如今已經感受過的巨大悲傷。而她的結局我們也看不到,到時我們一定會帶著無法放下的牽掛,于是很容易理解了為什么父母有時候會橫眉冷對,甚至拳腳相加逼迫我們走正途,努力進取,努力工作,為我們找個靠譜的另一半操碎心。因為,雖然世事無常難以預料,卻希望在有生之年對子女將來那部分看不到的結局,能有五六分的預知。如果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良好的生活習慣,那放心一分;能夠心性開闊,遇事冷靜,那放心一分;能夠養活自己,更好的話能夠照顧周圍的人,那放心一分;能夠找到互相全心摯愛的另一半,那放心一分;此生能夠有三兩貼心至交,那,再放心一分……
難以免俗,看著她,會自然而然的想要給她更好的一切。不是說物質,因為一路的成長深有體會,說教基本沒用,身教的影響才根深蒂固,孩子很難不是父母的翻版,想要她好,首先要做好自己。會因此而焦慮不已,覺得自己哪哪兒都不好,哪哪兒都不對,像極了第一次與男友約會的糾結與忐忑,當然,量級卻不同。想必這就是為人父母后初升起的責任心,誠惶誠恐,因為一切都是與自己的較量,一切都是與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