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站在巍峨的北海大橋上,可以南觀中南海的美景,北賞瓊島的秀色,東看晨曦中的角樓,無論哪個角度,都充滿古色古香的韻味,如詩似畫的意境,而中南海、北海等水域在明清被稱為太液池,這樣的美景讓人不禁聯想到著名的燕京八景中的“太液秋風”。不過,這里卻不是真正的“太液秋風”,那“太液秋風”到底指的是哪里的景色呢?
站在北海大橋上南望,可見中海東部水面上有一座秀美的涼亭,此亭名為“水云榭”。因這座亭宛立水中,云光倒映,好似出水芙蓉,非常美妙,故名“水云榭”。 據說站在水云榭四望,北有金鰲玉橋與瓊島白塔在水波中相映成趣,南可遙望瀛臺,東岸有萬善殿、千圣殿;西岸有金碧輝煌的紫光閣,好一處園林美景!難怪傳說當年乾隆皇帝都贊嘆并題詩于此,現在亭中的碑上是就有乾隆皇上手書的“太液秋風”四字。這段佳話傳至民間,故而此地成為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太液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