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品牌中心 中和黃埔成長吧
有次一位經濟學家到一個學校去演講,剛好碰到一位在該校教書的朋友,沒想到在校園中“巧遇”他三次,他都對他說同一句話:“我快忙瘋了!”然后匆匆離去,深怕他會浪費他一分一秒似的。
其實,生活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里,有誰是天天吃飽閑著沒事干的?幾乎每個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從學生、上班族、公務員、大老板到家庭主婦(夫),大家的煩惱都是“時間不夠用”。
正因為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時間卻很有限,因此,若你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事情,不妨善于發(fā)現問題,當問題都一一了然于胸的時候,自然身體和靈性智慧會出來。
發(fā)現問題第一步:排序
發(fā)現問題的第一步是依“重要性”和“急迫性”排列。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很可能你原本預計一天要做十五件事,但做到第十件的時候,時間就用完了,沒做完的五件事只好挪到第二天再做??墒牵f一有些事情一直都沒有輪到它,該怎么辦?
有些人會“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反正不做也不會被老板炒魷魚;有些人會產生強烈的罪惡感,拼死拼活也要把它完成;有些人則會產生深深的沮喪感,覺得一定是自己能力不夠,才會有這么多事情做不完。
你曾經有過上面這些想法嗎?坦白告訴你,權威機構調查發(fā)現,很多人都有過!
所以,善用時間,懂得先做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找到從容不迫的節(jié)奏,自然會解決很多問題。
發(fā)現問題第二步:割愛
剛出社會的時候,許多人以為自己能力不夠,事情才會堆積如山,為了快速增強能力,拼命加班,心想“勤能補拙”嘛!當上主管之后,除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外,還要管理其他同事的工作,工作量呈倍數增長,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勇于負責”的優(yōu)良主管,只好變成拼命三郎;等到身心不勝負荷,干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降低對品質的要求。
但后來,人們終于會發(fā)現,事情之所以會永遠做不完,是因為自己太貪心又太過用力的緣故。事實上,有些事情可以選擇放棄它不要做了,有些事情可以想辦法以別種方式來完成。
譬如:以前在雜志社當編輯的時候,由于人力少,幾乎每個人都身兼數職,從采訪、寫稿、編輯、校對到剪報皆一手包辦。而在“截稿”與“出刊”的雙重壓力下,每個編輯都很有默契地把整理辦公環(huán)境列在最不重要的地位。
結果一天拖過一天,每個人背后的那疊報紙堆得比人還高,試問,在這樣擁擠的環(huán)境中工作,心情怎樣好得起來?
最后大家一致舉雙手雙腳贊成,超過三個月的報紙全部丟掉,其余報紙則請人分門處理。當編輯部全體工作同仁再度看到久違的白墻壁,重新擁有寬敞的空間,并且呼吸到沒有油墨味的新鮮空氣時,真的絕不夸張,大家感動得都快流下淚來。
所以,發(fā)現問題的第二訣竅便是“適時割愛”。方法是學習評估工作的屬性是什么?可不可以找別人代勞?延后完成會不會造成損失?當你可以“掌控工作”而不被“工作掌控”時,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積淀經驗
事情之所以會永遠做不完,通常是因為你“太貪心”又“大用力”的緣故,若你每天都按照“做事順序表”執(zhí)行工作,事情依然忙不完,那這時候最需要的是發(fā)現問題,積累經驗,因為人們都是在問題和問題的克服中成長的,而好的經驗,會一步步沉淀下來。
這樣一個的組織,加入它——
每年50場各領域智慧大咖直播分享,
每年你與50位大咖“面對面”,
教與學、問與答,項目路演,商海論道。
鏈接天下,智者同行←點此進入
留言區(qū)已開放,精英們一起聊
“與精英為伍,與智者同行”
微信:zhhpczb 微博:@中和黃埔